第二十八章 發酵

延和殿。

羅幼度對案幾上的奏章加了批注:孔子非一人之孔子,祭祀孔子之供奉官,以後當由朝廷安排,有德之士擔任。

朱筆禦批。

他將奏章一合,孔家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至於接下來的安排,朝廷自會有人去善後結尾。

過程怎麽樣不重要,他這個皇帝只要知道一個結果就好。

他不想學郭榮事必躬親。

此次事件最大的收獲是將孔家千年承傳的書樓收歸朝廷以及收回了孔家祭祀的權力。

這是絕了孔家再度崛起的關鍵。

古代不比現代,對於知識的保存有各種各樣的方法,甚至於粘貼復制,簡單直接。

古代的條件,要保存孤本典籍,是需要花費大價錢大精力的,一般人承受不了。

也只有世家大族有本事,有能力將書籍收藏保存。也是如此,文化的傳播掌控在他們手上,解釋權亦是如此。

孔家沒有了書樓,幾代下去,在知識獲取上與常人一般無二,再難服眾了。

祭祀權也是相同的道理,孔家人舉辦祭祀大典,所有讀書人都聚在孔家旗下祭祀孔子。

孔家自然而然的名利雙收。

現在失去了這兩樣東西,孔家就失去了底蘊,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孔子後裔這層身份。

所以羅幼度特地將孔家人打散,讓他們遍布各處,行教化善舉。

家族這玩意說白了就是利益共同體,利益相同,大家榮辱與共,自然就是一條心。

一旦散開,各自有了發展,想要重新聚在一起就不容易了。

到時候四面八方孔家後人都有了自己的根莖枝葉,一抓一大把,也就不值錢了。

真要再立一個孔家家主,估計四面八方的孔家人,自己都會將豬腦子打出來。

伸了一個懶腰,想著當前的局勢,羅幼度心情愉悅,自語道:“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他說的子彈是橫渠四句。

這四句話的威力遠沒有發酵起來。

等這四句傳遍天下的時候,羅幼度便打算入手,第一套改革。

教育。

作為後世人,羅幼度深知教育才是強國的第一要素。

提高識字率,增長民智,有助於提升各行各業的進步。

“怎麽操作才符合國情?”

羅幼度獨自思考著:

不能將步子邁得過大,容易扯著蛋。

全面推廣太傷經濟,不符合情況。

可以先從孩子入手。

抓孩子的教育,一步一步地來。

還得吸取宋明朝的教訓,不能一味的重視文教,忽略了武事。

這天下要文人來治理不假,可打天下,守天下還得是武人。

羅幼度躺在榻上,這一想思緒就如泉湧一樣,停不下來。

他霍然起身,拿出紙筆書寫自己的規劃。

起筆就是德智體全面發展。

至於美、勞那是未來的事情,時代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就不追求什麽美勞了。

不過品德還是必須的,得放到首位。

不然費盡心思培育了一群造反作亂的二五仔,找誰哭去?

除了文教,還得重視體育,不能讀書讀傻了。

本末倒置。

弄一個運動出來,讓孩子在玩鬧中鍛煉自己,天賦異稟的可以早早地展現自己的天賦。

首先出現在羅幼度腦海裏的就是幾大球類運動:排球、橄欖球、足球、籃球。

橄欖球首先去除掉,這運動可以說是最激烈的球類運動了,但就是因為太激烈,太容易受傷。

沒有一身護具,進行如此激烈的運動,跟拿命在玩遊戲沒啥區別。

籃球有場地限制,也不適合。

足球、排球最簡單,一個壘兩個石塊就能玩,一個弄塊布,掛著就好。

在對抗上排球顯然比不上足球……

就足球了,正好這個時代也有蹴鞠,只要改改規則就好。

順便來個彎道超車,這比西方早了千年,未來不至於那麽拉胯吧。

就在羅幼度規劃未來教育的時候,橫渠四句開始發酵。

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汴京。

國子監。

著作佐郎呂端糊裏糊塗上班,糊裏糊塗下班。

沒有動力方向目標……

在許多年前,呂端也是一個上進少年,聰敏好學,名動鄉裏。

呂端有心參加科舉,躍上龍門,卻發現自己人生的路已經鋪好了。

他父親呂琦是一位名臣,先後擔任秘書監,歷任禮、刑、戶、兵部侍郎、金紫光祿大夫。

他的人生就不需要科舉,直接憑借父蔭,候補千牛備身,然後擔任著作佐郎。

何為著作佐郎?

幫著宰相充當下手查閱資料,輔助宰相修史的官職。

職位不高,可晉升極快。

然後就沒有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