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講道理是為了打服

周娥皇這嬌媚動情的一聲“陛下”,羅幼度骨頭都給叫酥了。

周娥皇端莊外表之下,又有著嫵媚若妲己一樣的萬般風情,讓人有些無法自拔。

羅幼度懷著探討音律的意思而來,卻又每每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地研究吳儂軟語。

唯有次日天明時,獨自面對自己老腰,羅幼度才情不自禁後悔,感慨自己意志不夠堅定。

有待磨練,有待提高。

這日朝會風平浪靜,絲毫沒有劍拔弩張的感覺。

在各取所需之下,慕容延釗毆打張靄一事,無人提起了。

即便是張靄本人亦不願再提,因為他是除了李昉以外第二個以文臣的身份升任刺史的。

李昉還是當初範質趁著郭榮病重,以相權壓符皇後手中的皇權的結果。

羅幼度解決範質掌權之後,直接就給李昉擼了,讓他擔任地方長史。

李昉有才不假,可薊州是軍事重地,讓一個沒有證明過自己能力的文人擔任刺史,萬一遇到了兵事,李昉無法應對,那不是玩蛋大吉?

其他地方可以搞試點玩鬧一下,但邊陲之地,永遠不是嘗試胡鬧的地方。

張靄用兩個門牙的代價,換了一個刺史,州府第一把手,比誰都滿意這結果。

正主都不糾結了,其他人自然不過於在意。

至於慕容延釗,已經接受了新的任命,前往秦川,走馬上任。

他的新職位是鄯州節度使,鄯州現在是敵占區,屬於提前畫大餅。

有本事打下鄯州,那就是邊陲重地第一把手,沒本事就掛著節度使的頭銜,在西方配合王景工作,鄯州節度使權當遙領。

下朝之後,羅幼度召見了竇儀,詢問洛陽的經濟情況。

重開絲綢之路,受益最大的城市就是洛陽。

洛陽、長安一直以來都是絲綢之路東方的起點,西方的終點。

但如今長安破敗,人口稀疏,商貿價值降低,現在更多的是以一種轉運站的形式存在。

西方的商賈來到長安,通過水路將貨物運往洛陽。

或是是東方的商賈通過水路,將物資運到長安,再從長安走陸路西出。

不管東西方的商賈,都會經過洛陽。

洛陽也因此成為最大受益者。

重開絲路,洛陽的地位收益都提升一個档次。

竇儀博聞多記,對於羅幼度的突如其來的詢問,沒有半點慌張,從容不迫地道:“自商路暢通之後,最先一批抵達洛陽的商人是河湟一帶的吐蕃大小豪族,他們直接將牛馬運到了洛陽,買回了各種瓷器布匹。自那以後,洛陽的商稅月月上漲。二月到三月,上漲了一成;三月到四月,上漲了二成;四月到五月,上漲了四成;五月到六月,最高上漲了七成之多;六月到七月,不知什麽原因,有所回落,只有原來的五成。最近,洛陽傳來消息,往來的商賈已經越來越少,價格也不劃算,大有向下落的趨勢。”

“具體詳細數字,陛下若想知道,臣得回議政廳細查,才能回稟細節。”

羅幼度道:“不用了,朕已經知道想知道的了。”頓了一頓,說道:“去查查,問問我朝往來隴右河湟的商人,是不是有了變故。”

竇儀當天傍晚就給了羅幼度答案。

如他預料的一樣。

隴右河湟的豪族暗地裏限制了境內的中小部落與中原朝廷貿易的資格。

這開通互市,受最直接影響的,無疑是離中原最近的隴右河湟之地。

隴右河湟一地,吐蕃族種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復統一。

他們都想與中原貿易,也最是方便。

牛馬牲畜皮革等貨物,在中原銷量極好,價值連城。中原物產豐富,他們所需的一切,也都能從中原購得。

之前邊市貿易掌握在河湟豪族手上,小部落皆得看臉色行事,牛馬牲畜只能賣於河湟豪族,再從他們手中換取生活物資。

現在少了中間商,中小部落賺得盆滿缽盈。

這可將河湟豪族急壞了。

之前他們掌握了貨源,在價格上占據著主動地位。

現在大批小部落直接與中原做生意,將牛馬的價格壓了下來。

河湟豪族賺了,又等於沒賺。

不過涼州、甘州回鶻、瓜州歸義軍這些地方的商賈,途徑他們領地,少不得支付不菲的過路費。

總的來說還是賺的。

可又有誰嫌棄賺得多?

理所當然的河湟豪族開始打壓隴右的小部落小族群,禁止他們與中原往來貿易。

竇儀氣急敗壞地道:“這群蠻夷,簡直無恥之尤,才多久就不算數了?”

羅幼度卻毫不意外,說道:“利益動人心魄,在如此巨額的利潤面前,是沒有人守得住底線。我們還不具備當年李唐那樣的威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