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用人不疑

涼州武威城。

李處耘看著面前的使者,眼睛微眯。

潘羅支的使者是他族中最受人尊敬的普摩和尚。

普摩和尚一臉的和善,肥肥胖胖的,好似彌勒佛,雙手合十作揖道:“與中原為敵是折捕嘉施野心所致,並非涼州諸部之意。節度天威,折捕嘉施兵敗身死,我部族長現已取代折捕嘉施,成為涼州諸部大首領。大首領向來敬慕中原,願率涼州諸部歸順天朝,受節度調遣……”

普摩和尚此話一落。

龍旭、牛天金、阿喻丹三部族長皆是大喜,想不到這賭上族部氣運之戰,會贏得如此幹凈利落,只是短短幾日就抵定了勝局。

他們忌恨極深的折捕嘉施直接氣死了。

大感快意。

對於李處耘敬畏更深。

阿喻丹興奮揮著拳頭說道:“節度,如此一來,涼州皆在我們掌控之中,不如調集兵馬協助天子奪取河湟之地?”

阿喻丹見局勢大好,已經完全倒向中原了。

涼州的這點功勞,滿足不了他的胃口,有了攻入河湟的心思。

李處耘淡然一笑道:“大首領的心意在下收到了,能夠免去兵災,對於涼州上下百姓族民,亦是天大的好事。這樣吧,涼州穩定重於一切,冬季即將到來。普摩法師,勞煩你回去稟明大首領,讓他散兵各回族部,以抵禦寒冬。若他想來與本帥一見,親自前來便可。”

普摩和尚面色坦然,恭聲道:“貧僧領命!”

他並不知道潘羅支的意圖,真以為潘羅支是真歸順。

阿喻丹見李處耘如此處理,神色微微一變,已經想到了問題所在,不敢多言。

李處耘目送普摩和尚離去。

在涼州待了大半年,李處耘對於這裏的情況有著一定了解。

這誰都可能降,唯獨已故的折捕嘉施或者現今的潘羅支可能性不大。

此番中原重新占據涼州,不可能繼續依照吐蕃舊制來治理的。

這漢唐故地,當有漢唐故地的風采。

涼州境內所有的部族都將打散覆滅,以城、縣、村而居……

哪怕從事畜牧業的百姓,也必須去族部化。

這是必然的結果。

這種情況,對於一些中小族部乃至於尋常豪強影響不大,他們手中本來就沒有站得住腳的實力。

歸於中原,從一個族長轉化為一個地方官員或者將軍。權勢會受到一定影響不假,但得到的並不少。

等價互換,並非不能接受。

可潘羅支這種級別的豪強,就沒有等價交換的資格了。

他們的地位等同於地方小諸侯,屬於直接打壓的對象,一旦投降幾乎不可能重新掌控權勢。

朝廷也不會給他這樣的人,過大的權力,甚至有可能將之調入汴京享福。

這種待遇潘羅支不會想不到。

除非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潘羅支不會輕易接受將他的族部打散,成為地方將官,或者領著俸祿去汴京享受的。

財富對於享受過權利滋味的人來說,微不足道。

李處耘並沒有讓眼前的勝利迷失了雙眼,深知潘羅支遠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此刻的投降,很大可能是別有用心。

……

汴京皇宮。

“好,好,好!”

羅幼度得到李處耘的戰報,興奮起身,連說了三個好字,高聲道:“五百破五萬,李正元這一仗堪比合肥城下的張文遠!打得真漂亮……”

正元便是李處耘的字。

樞密院的魏仁浦也忍不住贊嘆:“李節度這一仗打得精彩,打出了朝廷的威風,直接穩定了涼州的局勢。”

趙普厚著臉說道:“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陛下目光如炬,從諸將中選出李節度擔此重任,臣下佩服……”

羅幼度嘴角微翹,沒有理會趙普,繼續不吝嗇自己對李處耘的誇贊,道:“不止如此!關鍵是他取得大勝之後,並未心懷驕意,能夠冷靜地分析局勢。”

魏仁浦問道:“陛下指的是潘羅支?”

“當然是他!”羅幼度道:“此人朕見過,野心十足,並非輕易妥協之輩。”

其實是因為歷史上潘羅支就玩過詐降這一招。

不過他對付的是定難軍的李繼遷。

讓宋朝頭痛的李繼遷,便是率兵攻入涼州,中了潘羅支的詐降計給殺死的。

潘羅支野心極大,不會甘心輕易地交出自己手上的權力。

“以樞密院的名義修書與李處耘,讓他穩住涼州即可。隴右河湟自有我朝大將負責……”

這到了一定境界,羅幼度已然明白了一個道理。

求快不如求穩。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一步一步慢慢來才是王道。

尤其是此刻的隴右河湟與涼州地區,這些地方受到吐蕃文化的影響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