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當牛做馬

“蕭思溫死了?”

羅幼度驚疑地看著面前的張進。

這些日子,他一直留意著契丹的變局,想看看能不能趁著對方權力更叠的時候,占點便宜。

結果得到了蕭思溫街頭被刺的消息。

張進說道:“千真萬確,先是皇帝被刺,再是國相。此消息在契丹上京鬧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

羅幼度心頭覺得古怪,問道:“誰殺的他?”

張進道:“一個不知名的殺手,在契丹中京大街上殺的,但似乎已經破案了。”

他臉露古怪表情道:“幕後之人是一個叫切裏古的人,是契丹的前宰相。蕭思溫丟了幽州後,回到上京,就取代了切裏古,成為了契丹新宰相。據說因為如此,切裏古對蕭思溫恨之入骨,甚至於公開場合罵蕭思溫無能。蕭思溫頗為大度,不與之計較。但蕭思溫的夫人看不下去,在耶律璟面前告了他一狀。耶律璟也將切裏古放逐到了祖州,勒令不得入上京。到了祖州的切裏古,更是變本加厲起來,多次說要殺了他,為國鋤奸。”

羅幼度看著張進的表情,笑道:“你也覺得有問題?”

張進頷首道:“切裏古真要殺蕭思溫,應該早就動手了吧,何必等到現在?是因為蕭思溫是耶律璟的姐夫,深得耶律璟的寵信,所以不敢動手?”

“臣覺得沒有那麽簡單……蕭思溫同樣是新皇帝耶律必攝的姐夫。或許這耶律必攝不如耶律璟那般寵蕭思溫。蕭思溫依然是契丹的國相,身後還有蕭家支持。不管什麽時候,殺他都是不可饒恕的大罪。皇帝是誰,根本沒差別。”

羅幼度贊賞地笑了笑,在開封府的生涯,讓張進累積了不少這方面的經驗,邏輯思維優異,能夠綜合全局分析事情。

羅幼度說道:“咬人的狗兒,向來不叫,亂叫的狗,反而不咬人。別的不說,在這關鍵時候,蕭思溫作為宰相,在這個時候,不在上京的契丹酋長身旁,卻死在了中京,這就有問題。看來,耶律璟這次的死,並非意外,是有預謀的。”

他起身來回踱步,眼中閃過一抹興奮,說道:“不管有沒有預謀,立刻讓你們的人在大同雲中跟豐州散布此事。直接表明了耶律必攝使人謀害兄長耶律璟,登上了皇位。因蕭思溫發現端倪,從而斬草除根,為耶律必攝所殺,陷害於前相切裏古。快去……”

張進聞言,迅速一拜,快步而走。

現在契丹皇室一脈源於契丹的太宗耶律德光。

耶律璟是耶律德光的長子,而耶律必攝則是五子。

在耶律必攝前面還有耶律罨撒葛、耶律天德以及耶律敵烈。

其中老三耶律天德在十年和姑父蕭翰一起反遼世宗耶律阮已經被殺了。

現在剩老二耶律罨撒葛以及老四耶律敵烈。

老二耶律罨撒葛因為不滿自己兄長耶律璟的暴戾統治,打算謀反,找了司天魏璘蔔日問吉兇,結果事情敗露,給貶罰至西北邊戍鎮守邊關,居於豐州,也就是後世的呼和浩特。

老四耶律敵烈則一直坐鎮大同雲中,跟耶律屋質一起鎮守契丹西京。

這老大死了,老二、老四沒有說話,最小的老五坐上了皇帝的位子。

老二、老四會沒有一點想法?

反正羅幼度是不信的。

契丹因此陷入內亂,那可就再好沒有了。

羅幼度雙手環抱胸前,細細想了片刻,讓人將進奏院的劉載叫來。

劉載字德輿,涿州範陽人,自幼好學,博通史傳,後唐清泰中舉進士,著五論:《為君》、《為相》、《為將》、《去讒》、《納諫》,內容寫的極好,頗為文士所稱。

但在羅幼度看來,卻有些浮誇不實,過於脫離實際。

不管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但真如聖人一般約束自身,羅幼度自問做不到。

中國幾千年,也沒幾人做得到。

但將他安排入進奏院,編排報紙,卻正好使用其才。

這敘述寫文,稍微浮誇一點,並不礙事。

作為朝廷的喉舌,指望《皇家日報》一五一十地匯報時勢,肯定不可能的。

“陛下!”

劉載是一位五十幾的老學者,這報紙發行,讓他的事業迎上了第二春。

畢竟排版什麽的,都需要他的點頭,文章是否登報,也需要他的首肯。

現在《皇家日報》兩大作家,一個是千古詞帝,一個是飯桶。

李從嘉這貨賴著中原不肯走,李景氣得斷了他的錢財。過慣了奢靡生活的李從嘉,現在就靠寫文章上報賺錢,維持自己的生活。

張齊賢為了填飽肚子,也常寫歷史英雄傳記。

兩人一個抓著士子的心,一個抓著百姓的心。再加上《皇家日報》每日都會刊登一些朝堂大事,份量地位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