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

苗冰壓根不知羅幼度是如何清楚地知道他們巴寨方位的,腦子裏只有一個想法,乖乖地當一個順民,滿腦子不合實際的想法操作,只會將族人帶向滅亡。

韓令坤接手渝州城防以後,安排了兵士駐防,領著蜀國降卒與巴人部分中原兵士奔襲向了忠州。

羅幼度在忠州城外一直在建造攻城器械,打算對忠州展開最後一擊。

忠州上下現如今是愁雲成片。

範禹僻直接病了!

他當然是裝病。

自從得知巴人攻破渝州,李湧投降中原以後,範禹僻便知道自己胡亂指揮,壞了大事。

若聽從石頵的建議,先一步撤回渝州,便不會有這種情況。

他已知自己不通軍事,胡亂指揮,錯了一次。

不好意思再幹涉石頵,更加無顏相見,索性假裝生病,躲在屋子裏不出門了。

石頵也顧不上他,自渝州陷落以後,他便將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安撫兵士身上。

忠州城地勢復雜,整個州府北邊的山崖,南邊是長江。

整個城池呈現狹長的的長方形狀,只有東門與西門。

現在羅幼度堵著東門,韓令坤占據渝州堵著西邊,這兩頭一夾,忠州城就成了實實在在的孤城,斷絕了與外界的一切往來。

石頵手中的蜀兵是從成都招募的壯勇,親人皆在成都。

現在忠州城上下都流傳著一種謠言,中原北路軍在高懷德的帶領下已經攻破劍門關,直逼成都而去。

這一下忠州上下士氣大跌,大有四面楚歌的感覺。

石頵只能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地表明態度,鼓勵軍心,大開空頭支票。

累癱在椅子上的石頵,氣都沒喘一口,便見自己的兒子領著一人走進了屋中。

那人見到石頵,嚇得跪伏在地,不住磕頭,身子忍不住地抖動,好似大神上身一般,口中直叫:“恕罪,大將軍恕罪,小的再也不敢了。”

石頵強打著精神,說道:“怎麽了?”

石珩道:“此人名叫雷晨軒,是成都一地痞,隸屬於趙芒都頭麾下,在軍中散布謠言,給趙都頭拿住,送到我這邊來了。”

石頵臉色一寒,說道:“就是有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蠢貨,才會讓我軍陷入流言之中。留著幹嘛,直接殺了!”

雷晨軒驚駭大叫:“小的知錯了,小的真的知錯了。但小的真沒有胡言,確實有一條山道可以穿過劍門關……”

石頵霍然起身,大步走到雷晨軒面前,一把將他從地上提起,喝道:“你胡說什麽?劍門關哪有小道……”

劍門關是蜀地第一要塞,號稱天下第一天然隘口,劍門山中斷處,兩旁懸崖峭壁,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

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隘口是蜀中割據一方最有力的倚仗。

劍門關自建成以後,從未有過正面破關的戰例。

所有滅蜀的例子皆是想方設法繞過劍門關的。

鄧艾奇渡陰平的例子就不說了,後唐大將石敬瑭領兵討伐欲割據兩川的孟知祥時,就沒有硬攻劍門關,而是自白衛嶺入人頭山後過,從小劍路至漢源驛山頭,倒入劍門。

但是自此之後,這條小路已經讓孟知祥堵死了。

真還有小道能繞過劍門關,那蜀地當真無力回天了。

雷晨軒顫聲道:“此事並沒有太多人知道,在下有一叔父是劍州山裏的獵戶,意外發現的一條小徑。原本是沒有的,十多年前的地龍翻身,震出了一條狹長小道。在來蘇山附近。叔父叫他來蘇小道,年節時,他喝多了酒,聽他說了一嘴。到底是不是,小的也不知道。”

石頵臉色蒼白,在忠州盛傳的流言就是劍門關有一條小道,能夠繞至劍門關之後。

這流言與雷晨軒說的消息,居然切合了。

石珩顫聲道:“孩兒聽得不像假的,故而將他帶來……”

石頵鐵青著臉,說道:“劍門關的事情與我們無關,不管真假,我們只要守住忠州便好。此人妖言惑眾,拖下去斬了。”

看著雷晨軒哀嚎的模樣,石頵癱坐在地上,雙目無神,以他多年的經驗分析,此事八成是真的。

這事也確實是真的。

歷史上宋朝滅蜀,大將王全斌入蜀,面對劍門關也是一籌莫展。

但是孟昶將巴蜀治理得天怒人怨,民心不在。

當地人將來蘇小徑告訴了王全斌,王全斌得以率兵繞過劍門關,打通了入蜀的通道。

羅幼度並不記得那條小徑叫來蘇小徑,也不知道在什麽位置,只記得有這麽一回事。

故而在高懷德出征前就知會他了,讓他殺到劍門關之後,不急著攻城,而是試著從周邊百姓那裏打探有沒有能夠繞過劍門關的小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