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

一番話,羅幼度說得是正義言辭。

董均卻直接聽呆了。

不是說天朝上國是禮儀之邦?

不是說天朝上國都信奉孔孟之道?

怎麽中原天子能這麽無恥?

你來打我,還不許我抵抗?

抵抗就有罪?

但董均不敢反駁,只能繼續跪伏在地,俯首道:“皇帝陛下息怒,寡君已經知錯,不敢再觸及皇帝陛下神威,特讓在下前來請罪。願意臣服天朝上國,為天朝上國馬首是瞻。”

羅幼度也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朕非好戰之君,也不願見貴國生靈塗炭。貴國知錯能改,朕並非不能網開一面。只是朕身為中原天子,恢復漢唐故地是朕的本份。貴國不將漢唐故地歸還,朕有何顏面回中原見萬千百姓?”

對此董均早有準備,此番求和,身為不利的一方,不割肉放血,滿足不了勝者胃口。

他將態度語氣放得很低,說道:“自當如此,寡君願意以金沙江為界,將建昌府、會川府歸還天朝。”

以金沙江為界,取建昌府、會川府是羅幼度最初目的。

建昌府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寧河平原腹地,面積僅次於成都平原,非常適合居住生活的地方,而且直通成都是巴蜀與大理的經濟走廊。

會川府轄境縮小,但南至今金沙江,西接雅礱江、金沙江,東界金沙江、大涼山黃茅埂,是一處為金沙江包圍的戰略要地。

羅幼度費盡千辛萬苦將水師戰艦從樂山一路運來為得是什麽?

便是在雅礱江、金沙江附近建一個水寨,以護衛西南的疆界。

那些戰艦,他就沒打算帶回中原,就留在雲貴大地了。

但這只是羅幼度最初的打算,現在主動投降,可不知這個價碼。

羅幼度語氣不悅地說道:“東川郡呢?朕記得東川郡,也是漢唐故地吧?”

東川郡金沙江以東,牛欄江以南,從地理位置來看,遠不如會川府重要。

甚至於他們中原拿了東川郡,會影響西南的防線。

原本靠著金沙江,中原可以在西南進退自如。但是多了東川郡,防線一拉長,反而影響整體防線的布局。

可是東川郡有錢呐!

這東川郡有鐵膽石之鄉,天南銅都的美譽。

對於東川郡銅礦的開采可以有史可追述到西漢時期,一直到清朝光緒還在開采,而且達到頂峰,年產粗銅八千噸。

這妥妥的是一個巨型金庫。

羅幼度在定疆界的時候就為東川郡心動過,只是東川郡地形復雜,山地礦洞相連,出兵強取容易,可未來要守就難了。

這動的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真要搶取,大理國不敢明著來,暗地裏讓不聽話的部落偷襲襲擾。

這礦洞就在人家門口,哪裏防的過來。

故而羅幼度只能忍痛放棄。

不過現在卻不一樣了,高方主動妥協,那便虎口奪食。

然後分高家、楊家一杯羹,讓他們出人出力開采,自己分得紅利。

羅幼度前世是一個商人,深知在沒有絕對掌控局勢的情況下,利益均分最為穩妥。

董均聞言,大汗淋漓。

東川銅礦是高家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交出東川郡,不易於斷了高家一臂。

他顫聲道:“此事罪臣不敢替寡君做主,得征求寡君之意。”

羅幼度也知這種事情,唯有高方才能做主,也不為難予他,說道:“朕耐心有限。想必你們已經知道江南戰事將定,朕得回去犒賞三軍。沒時間在這裏耗著,回去告訴高方,他若不給,朕就自己去取了。”

董均臉色蒼白,叩謝而退。

在強權之下,董均又能多說什麽?

董均馬不停蹄地回到了西昌城。

聽著羅幼度的條件,高方勃然大怒:“貪得無厭,什麽中原天子,就是一個恃強淩弱的小人,仗勢欺人……”

他破口大罵的時候,全然無視了段思聰這個段家皇帝在大理皇宮瑟瑟發抖,嘴裏念著:“我要出家,我要自由。”

沒錯。

大理段氏皇帝想要自由,唯有出家。

其實即便出家,他們的自由也不過是從大理皇宮變成了天龍寺。

但相對而言,高家在天龍寺不敢肆意妄為。

“嶽侯!”董均叫了一聲。

高方道:“給他!他要東川郡,那就給他。”

一連串小規模的交鋒,高方已經明白了兩國之間的差距了。

他現在是完全不敢打下去。

後院即將失火,再打下去不管勝負自己都吃不了兜著走。

隨著曹彬在江南的大勝,中原已經沒有什麽對手了。

耗下去將會面臨,大理一國單抗中原,無任何勝算。

高家在大理位於頂峰之上,走到這一步樹敵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