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熟 信任

蕭胡輦心情復雜地看著羅幼度。

羅幼度哪知自己蘿莉控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

到了這一地步,蕭胡輦已經別無他想。

當今這世上除了羅幼度,沒有第二個實力能夠幫她報仇。

況且她心中志向便是如傳說中的婦好一般,成為名垂青史的女將大帥。

除了開明的羅幼度,又有誰願意給她這個權力?

之前避諱的一些事情,蕭胡輦也不忌諱地說了出來。

當然很多消息都已經過時了,契丹新王即位,朝中的大臣、國政自然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麽多年過去了,理所當然地失去效用。

但是很多細節比如皇族耶律氏與後族蕭氏那沒有擺在台面的矛盾,以及耶律氏、蕭氏內部的混亂,還有契丹上層貴族李氏、孫氏跟兩韓一康家的矛盾。

這種矛盾從理性利益上來分析在正常不過了。

如果耶律氏跟蕭氏沒有矛盾,耶律氏犯不著非蕭氏不立後。

契丹蕭家後族的存在,就是一種政治妥協。

至於李氏、孫氏跟兩韓一康家的矛盾,更是情理中的事情。

在耶律阿保機的政令下,契丹貴族大多改為漢姓。

除了耶律氏、蕭氏,李唐賜予契丹的李氏、孫氏就成了契丹貴族最愛的姓氏。

兩韓一康指的是耶律阿保機任用的漢人大臣韓知古、韓延徽、康默記,他們三人是契丹漢化建國的主要功臣,深得耶律阿保機的器重。

這漢人搶占了契丹人的利益,怎麽可能沒有矛盾?

契丹政權建立不久,迄今為止沒有一個皇帝是順利登基的。

可見契丹沒有完全從野蠻走向文明,內部動蕩在所難免的。

歷史上真正促成契丹走向文明的正是耶律賢跟蕭綽……

不過從東契丹傳來的消息,可沒有東契丹內部動蕩不安的消息。

根據探子傳來的消息,雖說契丹分裂三部,實力大受影響。但東契丹的契丹新酋長耶律必攝仁德果敢,在失去對西方的控制之後,果斷向東擴張,重用韓德讓與耶律休哥,降服大量生女真,現在還聯合倭國,開始向海東高麗動兵。

東契丹朝政清明穩定,他們還在渤海國的故址上開辟了大量的田地,種植糧食,發展的並不差。

他們實力有所下降,依舊不能小覷。

羅幼度略一思索,恍然一笑,也想明白了緣由。

東契丹這又打生女真,又打高麗的,顯然是讓自己刺激到了。

在外敵的威懾之下,以耶律必攝為首,耶律屋質、耶律撻烈、耶律賢適、韓德讓、耶律休哥這些新老能人相互退讓,造成了現在上下一心的局面。

強大的外敵是抑制內患的最好辦法。

念及至此,羅幼度心中有了定計。

這種情況解決辦法極為簡單,大體上有兩種方法。

大勝或大敗。

大勝之後,外患解除,利益分贓不均,將會讓敵對的彼此更加不順眼。

大敗亦是一樣,失敗帶來的人心不定,相互埋怨,往日的仇怨將會成倍激發。

羅幼度心底念叨:“現在壓得越重,到時候就反彈得厲害。”

羅幼度一時深思未回話,蕭胡輦不由看了一眼,見他細細思量,想起書房裏羅幼度留下來的筆記手劄,感受著面前這位新朝開國君王的雄才偉略,不由心如鹿撞。

傍晚時分,胡伯、柴克宏、蕭胡輦、蕭綽、周小妹離開皇宮。

周宗要去同李煜參加詩會,並沒有與周小妹一同入宮。

羅幼度特別安排了馬車以及禦營司的兵士護送。

胡伯上了年紀,登上了馬車,柴克宏老當益壯,但為了陪胡伯說話也上了馬車。

蕭胡輦巾幗不讓須眉,不屑乘坐馬車,出入皆騎戰馬。

蕭綽也有幾分契丹人的習性,不過大街上不便騎小馬,與蕭胡輦共乘一騎。

感受著蕭綽在懷裏亂動,蕭胡輦道:“還疼呢!”

蕭綽倔強道:“不疼了。”

蕭胡輦問道:“今日偷聽,是你的主意吧。”

蕭綽終究是小孩,笑嘻嘻地說道:“周小妹太笨了,她想什麽,我都猜得到,大我三歲,都活到狗身上去了。我只是蠱惑了兩句,她就帶我去見阿姐了。”

頓了一頓,她說道:“我這也是擔心阿姐嘛!陛下突然將阿姐叫出去,我怕他對阿姐不利。”

蕭胡輦啼笑皆非,一手抓著韁繩,一手揉著她的腦袋,帶著幾分羞意地道:“年紀小小,胡思亂想的,你懂什麽?”

蕭綽不滿道:“什麽不懂了,又不是小孩子。只是阿姐覺得我不懂而已……”

蕭胡輦好氣好笑,說道:“那你說你懂什麽?”

蕭綽老氣橫秋的道:“不就是男女的事情嘛!就如周小妹,哼哼,他爹想讓她參加詩會,結識如意郎君。她死活不願,正好周賢妃得到了《霓裳羽衣曲》,吵著鬧著要進宮學。還不是相中了陛下,想要嫁給陛下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