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四面楚歌

對馬島。

林仁肇聽著顧閎中略帶激動地描述著自己的見解。

“都督,您看,這對馬島連接倭國與高麗,這島是最佳的中轉之地。倭國、高麗是世仇,空有寶地而不知用。如果他們能夠化幹戈為玉帛,兩國之間,通過這對馬島進行貿易,將會給雙方帶來巨大利益。”

“此外,這對馬島所在的位子……倭國地域狹長,我們在對馬島駐紮一支水軍,可以隨時進攻倭國的任何地方。”

顧閎中說得眉飛色舞,他是一名畫家,而且還是一名過目不忘的頂級畫家。

歷史上李煜即位以後,因南唐江河日下,對於南投的北方官員深懷戒心,擔心他們通敵。

韓熙載作為名望最高的北人,深受猜忌。

韓熙載在家中舉辦宴會,李煜偷偷派遣顧閎中參加,讓他將宴會景象記錄下來,看韓熙載是真的舉辦宴會,還是借宴會之名,行不法之舉,幹不法之事。

顧閎中憑借著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驚人的記憶力,把韓熙載在家中的夜宴全過程默記在心,隨即繪出了華夏十大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

他以超凡的畫技,畫出了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每一個人物的神態都描繪得淋漓盡致。

顧閎中這輩子流傳下來的真跡不多,但就這一幅《韓熙載夜宴圖》,足以證明他在畫壇的地位。

不過歷史已改,因羅幼度引發的效應,李煜非但沒有擔任南唐國君,連太子都沒趕上。

若不是李景的偏寵,甚至可能給當作虞奸處理。

顧閎中也失去了成名的機會。

《韓熙載夜宴圖》不會再有了。

羅幼度並沒有荒廢顧閎中的天賦,他並沒有如南唐一樣,將顧閎中圈起來,專門研究繪畫,而是給了他另外一項工作,測量土地、繪制地圖,尤其是以繪制海圖為主。

顧閎中對於羅幼度的任命感激涕零。

他確實擅於繪畫,但他不想只會繪畫。他的偶像是閻立德、閻立本兩兄弟,除了繪畫,他們一個官拜工部尚書,另一個更是官居宰相。

顧閎中也想建功立業,而不是作一宮廷畫師。

此次出征,顧閎中的任務就是要繪制一副關於高麗、倭國、琉球群島周邊的詳細海圖,以便於朝廷的水師能夠更好地掌控高麗與倭國。

林仁肇此次率兵奇襲對馬島就因為海圖不準確,差點就殺向了高麗釜山。

好在同行的荀質察覺了不對勁,即時勸住了林仁肇。

荀質是高麗人,廣評侍郎,羅幼度登基的時候,王昭派來祝賀的使者。隨即留在了中原,現在中原任職,此番出征隨軍而行。

荀質曾擔任過釜山官吏,一眼就看出了方向不對,即時制止了林仁肇。

在荀質的幫助下,他們成功尋得了對馬島的方位,然後大軍封島,攻島一氣呵成。

遇到一些抵抗,但面對轟天雷的轟炸,東海水師很快就進入了掃蕩狀態。

倭國現在的核心力量都掌握在中央藤原氏以及少數幾個地方皇室國守手上,其他的地方武士集團還在崛起的途中,缺裝備少糧。面對久經戰場訓練有素的東海水師,根本沒有抵抗之力。

顧閎中為了繪制地圖,親自圍著對馬島轉了一圈。

除了本職工作地圖以外,顧閎中腦中還生出許多想法。

高麗、倭國隔海相望,對馬島可以建造一個市場,相互通商。

還可以建造軍事基地,分別威懾高麗、倭國,甚至於詳細選址都在他腦袋裏了。

顧閎中找了一個機會向林仁肇提出了建議。

林仁肇認真聽著,見顧閎中手舞足蹈,慷慨陳詞,笑道:“林某是個大老粗,不懂這些。顧郎中說得如此肯定,想來差不了。正好,手中的六千俘虜關著浪費,還有生事的風險。就讓他們幹吧,別心疼他們,往死裏用。吃個三分飽,耗光所有力氣,就算想反抗,也沒那力氣。”

顧閎中興奮道:“遵命,定不讓都督失望。”

便在這時,帳外傳來鄭彥華求見的消息。

林仁肇讓他入內說話。

鄭彥華樂呵呵地說道:“高麗方向也發現了不對勁,他們這一次派遣了一百來人過來。”

林仁肇臉上露出一抹笑意,說道:“沒有逃漏的吧!”

鄭彥華道:“怎麽可能,就他們那小艦,要速度沒速度,要戰力沒戰力,這都讓他們跑了,哪還有臉面來見都督?”

倭國其實是掌握一定的航海技術的,他們的戰艦主要是黃龍、海鶻以及遣唐使船。

但這些都是兩百年前的老貨了。

其中遣唐使船屬於運兵船,倭國最大的海船。

黃龍、海鶻則是從唐朝學來的改良版的河艦,都屬於過時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