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濟州島。

耽羅國王宮。

耽羅王付琨不住地向盧絳、農皓敬酒。

他表現的一點也不像一個國王,反而一副討好的市儈商人模樣。

這下國國王,面對天朝將官,可不就是弟中弟?

當日付琨給橘遠保大的抱頭鼠竄,逃進耽羅王宮瑟瑟發抖,抱著自己的兒子痛哭,就等倭國攻入城中,重現開城慘狀。

等了大半天,並沒有想象中的大軍壓境,反而外邊一片平和。

直到盧絳派人送來正式文書,付琨才知道將自己打得落花流水的橘遠保竟然給幹掉了。

幹掉他們的人是來至中原的虞朝。

對於虞朝,付琨還是有所耳聞的。

他們困據海島,並不具備遠航能力,但國中有商人往來高麗與濟州島,將外界的一些情況帶來島上。

他是做夢都想不到自己會與中原再有往來。

相比倭國這一群沒有人性的豺狗,付琨對於中原來的猛虎,同樣存著忌憚不安,可更是明白他們連橘遠保都對付不了,對上能將橘遠保全殲的中原,左右都是一個死字。

人家投遞文書,已表明了態度,付琨只能硬著頭皮出城迎接。

看著中原的威武勁旅,付琨腿都是軟的。

好在虞朝兵士紀律嚴明,盧絳、農皓也沒有仗勢欺人,付琨心底好受了一些。

但盧絳見面第一句話,就讓付琨嚇得險些尿了出來。

付琨現在還記得那白發蒼蒼的老家夥彬彬有禮地作揖說道:“見過耽羅王,倭賊禍亂高麗,陛下動雷霆之怒,提兵十萬欲滅之。得知倭賊入侵耽羅,便命在下前來相助。”

提兵十萬?

整個耽羅國的人口都沒有十萬,盧絳輕描淡寫的一句“提兵十萬”,讓見識淺薄的付琨心臟都要險些跳出口腔。

對於盧絳的話,付琨並沒有多疑,想當年唐朝神丘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就曾率領水陸大軍十萬夷平百濟。

這唐朝做得到,虞朝能做到亦不奇怪。

想著中原十萬大軍就在附近,付琨便覺得當個孫子也沒有什麽不好。

付琨不住勸酒,高舉著酒杯說道:“這是我耽羅特產,用龍頭巖的山泉水與島上稻米釀制的美酒。名氣或許遠無法與天朝上國的杜康、汾酒相比,卻也別有滋味在其中。”

農皓食指大動,不住說好。出征在外,一切將就,很難有機會享受美食。此番得耽羅國宴請,也顧不得其他,大快朵頤。

盧絳舉杯與付琨相談,說道:“還有一事,需大王相助。”

付琨毫不遲疑,說道:“下國弱小,但天朝上國若有所需,自當盡力而為,無有不從。”

盧絳道:“此番我家都督陳兵對馬島,另有大軍進攻倭國本島。高麗境內的倭賊暫無時間過問,橘遠保為我軍斬殺,難保不會再來一個橘近保。為防萬一,當在碼頭港口建造防禦設施,需貴國征調一些勞力相助……”

他話還未說話,付琨便毫不猶豫地說道:“天將放心,耽羅國上下兩萬三千勞力皆聽天使差遣。”

還以為什麽事情,這抵禦倭國,付琨自是當仁不讓。

盧絳當即根據濟州島的地形地勢,安排耽羅國民建造防禦塔,在港口設置暗樁,並且將周邊兩個戰略島嶼與濟州本島連接起來。

相比耽羅國那簡單的鑿船阻擋敵人的防禦手段,盧絳這一番布置盡顯用兵大家的風采。

每一處要地皆有箭塔,島嶼之間還能相互支援,進退自如。

盧絳親自指揮耽羅國百姓幹活,他一個統領五百人的都頭,指揮著聽不懂他話的兩萬勞力,毫無半點混亂,大有遊刃有余的感覺。

這天農皓突然快步來到盧絳身旁,凝重地道:“都頭,神了,倭賊來了。都來了,有上千艘船,至少也有兩萬多人。”

盧絳眼中閃過一絲慶幸,隨即苦笑道:“真來了?”

盧絳自然不是神仙,他並不確定倭國會不會再來,但有一句古話“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盧絳對於自己的任務了解得非常透徹明確。

林仁肇讓他率兵來救耽羅國,並非出於大義。

如他這種刀頭舔血的將帥,豈會心疼耽羅國的百姓?

只是耽羅國讓倭國占據,意味著倭國在高麗、倭島之間,多了一個據點。

他們的目的是讓倭國遠征軍長眠於海峽之間,自是不允許對方有回旋的余地。

覆滅橘遠保只是順勢而為,真正的目的是守住濟州島。

不管倭國會不會來,盧絳都會在島上做好戰鬥的準備。

這是他自己對於戰局的理解。

農皓如看神仙一樣看著盧絳,說道:“下令吧,兄弟們都聽你的。”

盧絳道:“倭國此番大舉來襲,想必是完全撤出了高麗。如此都督的軍馬也會隨即而來,不管他們有多少人,我們只要撐到都督抵達,大局既定。此戰之關鍵在於此處碼頭港口。我們兵少,耽羅兵弱,但凡倭國登陸成功,我們必敗無疑。此處我來防守,牛島就交給農兄了。牛島能夠從側翼牽制敵軍,屆時你我配合,教教倭賊如何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