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

黨進、張瓊回到灤河營寨乖巧了許多,等待著羅幼度的到來。

三日之後,羅幼度領著大軍抵達營寨。

黨進、張瓊、白顯然一並前來迎接。

羅幼度誇獎了白顯然的功績,然後似笑非笑的看著黨進、張瓊。

黨進心裏直發毛,硬著頭皮上前請罪:“末將給陛下丟臉了!”

羅幼度並不喜歡鬥將習慣,風險大,得利又不多。

勝了又如何?

雖不能說毫無意義,卻也左右不了戰局的走向。

不過他心裏清楚,武人的尚武之風不能丟,氣血之勇更不能失。

一個國家的男人,若是失去了陽剛血氣,沒了尚武之風,那還有什麽未來?

他並不認同,黨進、張瓊此舉,卻也不能反對,笑道:“領著兩百人去對方軍營前耀武揚威,各斬一人。何來丟臉之說?是契丹小兒無能,暗施冷箭,與黨卿無關。只能說契丹蠻夷,不知廉恥,不講武德。對付他們,不能以常理對待,保不準什麽時候就在背地裏下黑手。還不如在戰陣之上,將他們徹底擊潰。要他們知道,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笑話。”

黨進見羅幼度居然為自己說話,登時來了精神,道:“陛下說得是,鼠輩就知藏頭露尾,不如直接一耳刮子擅他臉上。陛下,戰事即來,某願為前部,要契丹小兒懂得,什麽叫堂堂正正地獲勝。”

“好!”

羅幼度一口應下,不過他還是強調道:“你們身為軍中大將,卻同小校爭功,未免過於放縱,理當給麾下將官表現的機會。”

黨進、張瓊各自一凜,紛紛說好。

羅幼度心知未來自己親征的機會不多,有些珍惜此次機會,親自安排各軍駐紮方位。

黨進、張瓊為前部,高懷德領侍衛親軍司馬軍司為右翼,姚內斌領侍衛親軍司步軍司為左翼。

姚內斌在與定難軍的對戰中表現出色,博得了姚大蟲的美名,羅幼度將之調到了侍衛步軍司任職。

侍衛司第一把手韓通負責修建洛陽事宜,並未參與此戰。而姚內斌是平州盧龍人,早年在契丹軍中任職,對於契丹有一點的了解,委以重任,統帥侍衛步軍司。

安排好一切,羅幼度好整以暇地說道:“接下來就等著契丹小兒來襲了。”

盧多遜、韓微這兩位協助他處理瑣事的隨軍參謀皆會意微笑。

雖然晚了一些,他們還是得到了海東半島的消息。

因為戰事開起,契丹舉國進入戰時狀態,對於境內各方勢力查得很嚴。

武德司的情報傳遞得很困難。

林仁肇進攻平壤的消息,還是通過水路從海東半島的熊津港口行船至津沽,送往熱河承德的。

這消息也驗證了他們的猜測,為契丹突然出兵做了合理的解釋。

高麗人挨打挨多了,對於城防建設有很深的造詣。

平壤一直是新羅、高麗最重視的城池,也是海東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

契丹進攻平壤打了一年多,將平壤的防線用砲石車轟爛了,方才拿下。

盡管這幾月都在盡力維護,但現在平壤的防禦設施已經不足原來的三成,能夠抵擋多久,誰也說不準。

平壤一旦丟失,林仁肇便能直搗渤海國,攻占他們的後勤重地。

面對如此大好局勢,羅幼度現在是一點都不急。

慢慢來!

耶律必攝顯然抱有相反的態度,他領著七萬大軍從大定府抵達太子山軍營以後,只是休整了兩日,便在第三天的黎明向西進發,一路上他們派出了大量的遊騎,想要清理虞朝的遊騎,打算先一步搶占沖積平原的有利地形。

只是他們還未抵達預定地點,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遮天蔽日的旌旗,是在虞字旌旗之下,嚴陣以待,士氣正旺的三萬大軍。

看著對面殺氣騰騰的軍陣,耶律必攝、耶律屋質、耶律沙等人不禁面面相覷:他們就想占個先,怎麽這麽難?

“又是這種感覺!”

耶律沙苦惱地扯著禿頂的辮子,道:“明明什麽都沒有,就是感覺讓他們看穿了一樣。”

耶律屋質緘默片刻,說道:“他們應該有一種東西,能夠遠距離看見我們。”

“鷹?”耶律必攝疑惑說道,他們東北盛產老鷹,其中海東青為最。

中原二代走馬獵鷹,契丹又何嘗不是如此。

訓練有素的鷹,確實能夠追逐獵物,甚至於發現敵情,可再有靈性的牲口,也不可能分辨出大軍,更不可能與人交流,將看到的一切表達出來。

耶律屋質搖頭道:“不知道,看南府的報道,老臣便有感覺。楊業能夠來去自如,必有倚仗。這幾日,我們廣派遊騎,方圓數裏,明確沒有敵蹤。這就很不尋常,哪有兩軍對峙,不派遊騎探查情況的?我們連夜籌備,今日一早,便派出雙倍遊騎,率部出擊。一路上並未發現敵蹤然對方卻早有準備。必然有一種我們不知道的物件,能夠先一步看到我們的行蹤。不然老臣不信,南朝真的能掐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