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十面埋伏

巨巨巨……啪!

隨著騰空的響箭在天上炸開,在阿龍山的伏兵盡出。

“報!陛下!契丹兵分三路,分別突圍……”

“陛下!契丹正在向東北逃竄!”

“陛下!契丹正轉道向南!”

“陛下!契丹又向西去了!”

……

一份份情報傳到羅幼度的耳中,示警的煙花不住騰空,在天上炸響。

羅幼度眺望著遠處不斷騰空的火焰,大張著手掌,用力一握,好似如來佛祖的五指山一般,將契丹拿捏在手心上一樣。

“此戰過後,契丹再難組織有效反擊了。”

相比契丹困住石守信的圍獵之法,此番他為契丹追兵設下的伏兵可要細致得多,也更加的復雜。

因準備充分,他們是根據地形地勢設下伏擊,並不是單純地針對包圍圈裏的契丹兵。

不管契丹怎麽蹦跶,如何亂竄,負責伏擊的兵士都不會被動的跟在契丹兵的身後,而是退回要地待命,由前方的人負責堵截。

這需要超凡的行動力,還有強大的偵查能力,以及負責圍堵將官的執行力。

恰好這三點,現在的大虞軍俱全。

羅幼度為了與契丹一戰,籌備多年,一直都在儲備戰馬,此番北伐,僅隨行馬匹就達十八萬匹,其中六萬為戰馬,十二萬是馱馬。

騎兵占據軍中的三分之一,有足夠的機動性。

工部發明的千裏鏡在此次大戰中是屢獲功績,幫助他們處處搶得先機,偵查能力遠甩契丹一條街。

至於將官的執行力更不用說,五代的驕兵悍將,經過郭榮、羅幼度兩代治理,已經轉為了讓人信賴的軍人。

服從是軍人的天職。

即入局中,想要逃出去,可就不易了。

這一點耶律撻烈、耶律斜軫此刻是感同身受。

他們發覺姚內斌是虛張聲勢以後,便打消了一切懷疑,中原沿路安排,莫不是在拖延時間。

真要一點一點的細究慢查,或許不會中伏,但中原兵早就跑沒影了。

契丹與中原國力差距甚大,耶律屋質好不容易通過五年布局,搶得了先機勝果,不趁機擴大戰果,給對方重創。他日卷土重來,哪裏再來五年謀劃?

耶律撻烈已經夠小心的了,當即不在畏首畏尾,全力追擊。

直到遇上了劉福、何繼筠的阻截。

其實如果耶律撻烈還是收著打,劉福、何繼筠這一路也會變成虛張聲勢。

現在契丹發動了全面進攻,兩部也不在退卻,化虛為實,給予了契丹追兵迎頭痛擊。

耶律撻烈、耶律斜軫在看到中原使用神臂弓的時候,已經意識到情況不對了。

神臂弓在大虞軍中普遍盛行,但在軍中有一規定但凡戰場失利,先毀神臂弓,以免中原利器落於敵手。

中原若真是潰敗,怎麽可能讓神臂弓手來殿後?

這不等於給他們送福利嗎?

但他們察覺情況不妙的時候,想要撤退已經是來不及了。

“殺!”

兩撥兵馬從正面向他們交叉殺來。

“該死!”

耶律斜軫見狀謾罵了一句,現在給他的感覺就如一張大網罩在了他們的身上。不管往哪個方向突圍,都會有兵出現在他們面前,阻擋他們前進的方向。

“大王,不能這樣下去了,繼續不戰,我們的兵只會越來越少,最後會給他們吞噬幹凈。”

耶律斜軫喘著粗氣說話。

他們目標太大,選擇分批突圍。

他與耶律撻烈一路,領著一萬多人往東面突圍,打算借助阿龍山躲避追擊。

只是他們的動向讓對方牢牢掌握,不斷的有兵出現在他們前面攔截。

他們都不予戰,避敵而走,以免給對方纏住。

但是每次避敵都會有一部分兵卒掉隊給對方攔截住。

中原兵也不跟在他們屁股後面追,而是將他們留下的兵士都吃了。

一來二往,他們還未與敵人真正交手,一萬多人已經有四千或是掉隊或是給攔截吃了。

耶律斜軫擔心再這麽跑下去,還未逃出生天,手上就沒有兵了。

耶律撻烈將自己手中已經卷口的刀棄之於地,接過侍從遞來了新刀,說道:“都詳穩,現在的情況很惡劣。這已經不是我們大意的問題了,整個契丹,包括在大定府的陛下、於越都中計了。”

耶律斜軫早有此感覺:中原真要糧草斷絕,怎麽可能布下如此之局?

“八成如此!”

耶律斜軫嘴裏苦澀,心底有著小小的無力,對手真的是太可怕了,耶律屋質五年的謀劃都未能傷敵分毫,還讓對方將計就計地反打。

如此強大的敵人,真的能贏嗎?

耶律撻烈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敵人,道:“老夫現在擔心大定府不知是計,覬覦乘機冒進,造成更大的災禍。必須盡快的破圍,將情況告之陛下於越。老夫這一把老骨頭,禁不起過多地顛簸。趁著現在還有力氣,助你殺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