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趁機擊潰南朝

依照原定計劃林仁肇確實應該直接突入渤海,率先直搗臨潢府。

但是契丹的耶律賢適讓羅幼度改變了方略。

此次征伐,他將耶律屋質視為第一對手,其次是歷史上的遼朝雙壁耶律休哥、耶律斜軫。

卻不想遼東一路的耶律賢適表現得極為顯眼,他成功抵禦了潘美的進攻。

相對於不善守的大多數契丹將帥,耶律賢適持重冷靜,處事果斷,深諳防守之術。他在營州城吃了猛火油的虧,在遼東立刻就想到了應對之法。

他在遼東城的城樓上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沙土,猛火油灑在沙土上立刻從縫隙中漏了下去,可以很好地防止猛火油的四散蔓延。

除此之外,耶律賢適還調動起了地方的百姓。

遼東城百姓本就位於東北角,天高皇帝遠,不受中原王化,加上昔年為高句麗統治了兩百四十余年,又長期受異族、邊鎮軍閥影響,對於中原歸屬感並不強。

契丹占據遼東八十余年,為數不多心懷中原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對於當地的百姓來說,潘美更像是侵略者。

耶律賢適調動了城裏百姓的敵愾情緒,以舉城之力抵抗。

潘美與之展開了激烈的對決。

耶律賢適任是憑借城池的優勢,讓潘美的攻勢鎩羽城下。

在得知平壤為林仁肇突破以後,耶律賢適又果斷地放棄遼東,退守遼陽府,護衛他們的東京。

這耶律賢適臨陣的表現可一點也不輸於耶律休哥、耶律斜軫,就是不知道為何在歷史上並不出名。

其實並不是耶律賢適不出名,而是命短並沒有趕上宋朝與契丹的戰爭。

耶律賢適一直都是耶律賢的心腹,在耶律賢還在藩邸,受耶律璟控制的時候,他就開始為耶律賢謀劃。

耶律賢即位以後耶律賢適是他的第一腹心,耶律賢能夠順利登基,耶律賢適功不可沒,任命為百司首職,西北路兵馬都部署,掌漠南漠北的兵權。這個時候,耶律休哥、耶律斜軫還沒有崛起。只是在高粱河之戰的前一年,耶律賢適病重,並於高粱河之戰的同年去世。

耶律賢適錯過了宋朝與契丹的戰爭,自然沒有過多的筆墨。

但是耶律賢是將耶律賢適視為百官之首來培養,未來取代耶律屋質的人選無疑。

耶律屋質都曾贊嘆他說道:“是人當國,天下幸甚。”

故而耶律賢適只是未遇到施展才華的機會。

此番大虞北征,耶律賢適正當壯年,展現出了自己應有的能力。

面對進退有序的耶律賢適,羅幼度給予了最大的重視,無論如何,先將他拿下再說。

至於渤海國……

羅幼度叫來了張進。

“想辦法讓武德司煽動渤海百姓動亂,便於我軍拿下遼陽府後,順勢而取。”

張進回答得幹凈利索道:“三四個月後,必見成效。”

渤海國深受唐文化影響,對於中原是有一定好感的。

對於契丹,渤海百姓一直都抱有很深的恨意,當年耶律阿保機滅渤海國之後,遺民不願接受契丹統治,一方面進行激烈抗爭,建立了定安國、興遼國、大元國等反抗政權,逼得契丹將大部分渤海遺民遷徙至遼東以及契丹內地。

歷史上渤海國的遺民對於契丹的反抗一直持續到女真崛起。

渤海遺民在女真的幫助下滅了契丹,也徹底融入了女真。但是因為羅幼度的關系,耶律必攝統治的東契丹失去了漠南漠北的控制權,將力量向東擴張。

女真都成了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的經驗包,何況是渤海遺民?都讓東契丹掃平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渤海遺民徹底心服,只是受到威壓,不得不低頭。

作為契丹最大的糧倉,渤海故地一直受到高壓剝削,百姓所種糧食勉強維持生計,余糧都為契丹征收。

總之就是一句話,渤海之民苦契丹久矣。

若非東北冬天過於寒冷,百姓大多都是在貓冬,根本無須三四個月。

羅幼度對於武德司的辦事效率還是很放心的,這些年大筆大筆經費的投入,在這一仗中盡顯威能。僅將伊審征的消息傳來,所得之利,便勝過一切投入。

這想到伊審征,羅幼度道:“想辦法將伊先生營救回來,他此番立功不小,是該好好休息了。”

當初他派出的兩大密探,陳處堯已經完成了任務。現在高麗的小太子已經臥病在床,陳處堯正在幫著林仁肇安撫高麗貴族。等到契丹這邊事情一了,小太子就會前往汴京養病,然後就不會再回來了。

伊審征現在還身處契丹,盡管沒什麽危險,但羅幼度還是有些不放心,早一些將他接回來為好。

再過不久,潘美、林仁肇將會兵圍遼陽府,完全可以派出一支部隊迎接伊審征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