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提倡研究

與範墉針對印刷術作了詳細深入的探討,羅幼度也了解了印刷術的內情。

印刷術是一直有在發展進步的,尤其是天下歸一之後。吳越、南唐、孟蜀歸附以後中原的印刷技術與三國融合,取長補短,效果斐然。

但是印刷技術發展的方向是走向低端,並非研究花裏胡哨的東西。

現在的大虞朝廷不需要將一本書印刷的多麽完美,甚至有彩繪點綴,而是要讓書本更加廉價,普及大眾,讓天下人都讀得起書,令百姓開智,發展的方向與紙幣要求的精細是完全相左的。

羅幼度不住頷首,無怪竇儀態度決絕,自己這步子確實邁得有些大了。

這也是自己的通病,盡管這麽多年,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通過超前的知識,大開方便之門,無可避免的就會混淆常識,紙幣便是如此……

支付的便利,最能帶動經濟的發展。

一想到這,他就忍不住懷念後世口袋裏沒有紙幣的日子。

不如退一步,先將金銀貨幣搗鼓出來?

相比銅錢,金銀固一樣笨重,但價值上遠勝通寶,也能夠解決大宗商品支付的困擾。

何況在市場上也有金銀換取貨幣的方式,只是不受官方管制而已。

銀子在明清時期才成為正式貨幣,但自古以來這兩類金屬就因珍貴稀有,屬於硬通貨。就算不在市面流通,但只要身處喧鬧市場,憑借手中金銀都能夠換取足夠份額的錢幣。

相比紙幣,金銀還有一點好處。

開采困難,需要一定的冶煉技術,極難仿造。

實在不行不整元寶的樣式,弄個復雜的銀元?再將自己頭像刻上去……額……羅,羅大頭?

這個……還是算了吧!

羅幼度心底一陣惡寒。

要不,將郭榮的頭像刻上去?好歹人家也是一方財神。

羅幼度思緒大開,不著邊際的胡思亂想。

歷史上銀子真正成為國家貨幣的是什麽時候?

明朝的時候,國外的白銀湧入明朝,漸漸取代了明朝的寶鈔跟銅錢。

現在大虞的航海技術、造船工藝達不到五六百年以後的水平,可他們有倭地……

倭地小歸小,卻是盛產金銀的大國。馬可波羅在遊記裏稱呼倭國為黃金之國,倭島也被西方人稱為金銀島。現在這些都是自己的東西,以倭島金銀,鞏固國內貿易系統。等書本普及之後,再走高端精密的路子。發展出穩固的金融體系,再來考慮紙幣一事。

範墉看著突然陷入沉思的羅幼度,不敢出言打擾,他與羅幼度本接觸的不多,能力也比不上竇儀、趙普等人,無法產生思維上的共情,就安靜如雞的站著。

羅幼度想到開心處一拍大腿,驚得範墉打了個哆嗦。

羅幼度見範墉還在,忙道:“朕適才在想多虧了有愛卿這樣的良臣,我大虞未來,人人有條件讀書識字,皆愛卿等人之功。”

範墉聽了也是眉飛色舞,身為一個讀書人,羅幼度的那句“為往聖繼絕學”可是為他奉為座右銘的,他自知能力不足以成為宰輔,為天下貢獻力量,能夠在國子監裏為後人讀得起而努力,便是他此生之願。

羅幼度繼續道:“紙幣之事,你且不用理會,但墨水上的改良不變。朕會讓度支司調撥一筆經費,供給你們進行研究。”

範墉頓了頓道:“就在國子監裏?”

羅幼度想了想道:“對,就在國子監。”他手指在案幾上重重地敲了一敲,說道:“你除了挑選同僚研究,朕還允許你們招國子監裏有天賦的學子加入研究。但記住,要做好保密工作,定下協議。研究期間,可以適當的給予他們一定的工錢,研究成功亦可獲得學分獎勵,表現出眾,有特殊功績者,可以保取入工部科技司。”

經過羅幼度的引領,大虞諸多重臣已經意識到農業是立國之根,商業是富國之本,其實還有一句:科技是強國基石。

羅幼度對於科技上的重視不遺余力,又是上報,又是重金嘉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只是還沒有達到羅幼度的要求……

人才還得以培養為主,當然如畢昇這樣靠著天賦自己野蠻生長的大有人在。可想要滿足一個國家的需求,就得擁有一套自己的人才培養系統。

國子監是國家掌控的最高學府,是時候在科研上作出一點貢獻。不能讓大虞朝廷的未來,都奔著宰相死讀書。

這能夠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輔確實是讀書人的畢生志願不假,但也得量力而行。

現今大虞的教育系統逐步完善,是時候作一些改革。

羅幼度又將竇儀、趙普、盧多遜找了過來,與他們說起了白銀的事情。

對於這番變故,竇儀、趙普、盧多遜沒有一個意外的,反而覺得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