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也是可以的……

羅幼度檢閱契丹騎軍的地方在應天門外,正是洛陽王宮的正南門。

這裏是朝廷舉行登基、改元、大赦、宴會等外朝大典的場所。歷史上唐高宗曾在此詔釋百濟國王扶余義慈、武則天曾在此登基稱帝,亦是接見倭國遣隋使、遣唐使以及萬國來朝之所。

選擇在這裏檢閱蕭胡輦所部,是對蕭胡輦此次征服漠北的最大肯定。

在汴京的時候,他也是在同等地位的宣德門前檢閱部隊。

兩者除了洛陽地方更為廣闊以外,並無差別。

羅幼度以此表示自己對於契丹的信任與善意,他不會以有色目光來對待契丹人,對於他們不會苛責也不會有優待,純純的視為漢人一般對待。

看著盡量維持隊形的契丹騎軍,羅幼度臉上露出了理解的笑容,相比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禁軍,盡管蕭胡輦提前做了準備安排,在紀律這方面還是遜色許多的。

因為大多契丹兵還不會漢語,羅幼度特地安排耶律賢適在一旁翻譯,免得自己嘰裏呱啦的說一大通,下面聽得莫名其妙,什麽也沒有聽懂。

老生常談的一套贊美,換作是大虞的禁軍,聽到羅幼度的誇贊,早就熱烈歡呼,驕傲的挺起了胸膛。

作為武功超凡的開國之君,羅幼度在禁軍心中的地位是超凡的,能夠得到他的誇贊認可,那是非常榮幸的事情。

這股契丹兵不一樣,他們是蕭胡輦拉著蕭家的旗子一手打造,其中還有一部分是耶律賢、耶律頗德從契丹臨潢府帶來的。

這些年他們確實受到了中原帶來的各種福利,可是想要他們立刻承認羅幼度,為他幾句誇贊而驕傲自豪,顯然沒到這一步。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

如蕭胡輦、如蕭撻凜。

蕭胡輦本就因羅幼度如此善待她們而心情愉悅,又聽他在大庭廣眾之下,表彰自己的功績,認可自己在漠北的一切功績。羅幼度與她而言,除了是君王還是丈夫,同時得到兩者的認可,加上多時的思念,振臂高呼:“願為陛下效死,大虞萬勝!”

至於蕭撻凜,這位歷史上陣亡於澶淵城下,為遼朝立下汗馬功勞的虎將,早因蕭家的遭遇對於契丹遼朝死了心。在大虞憑借自己的成就一番大業,早已是他此生追求。

此番北征,他屢屢充當先鋒,攻無不克,論其功績僅次於蕭胡輦,今日得羅幼度如此隆重接待,念及已經獲得重用的耶律賢適、耶律休哥、耶律斜軫幾人,亦是喜於言表,高呼:“願為陛下效死,大虞萬勝!”

蕭胡輦是這支騎軍的核心,而蕭撻凜又是軍中第一虎將,他們帶了一個好頭。

余下人也跟著高呼起來,他們有樣學樣,帶著幾分蹩腳的契丹語口音,喊著漢話,卻也頗具威勢。

羅幼度制止了呼喊,適宜的公布了獎賞。

隨著耶律賢適將賞賜逐一吐露,契丹將士這才發自內心的恍惚雀躍,聲音震耳欲聾。

事實證明,任何優美的詞句誇贊,亦比不上實務來得令人驚喜。

再一次制止了呼喊,羅幼度道:“今夜為了與將士們表功,又為歡慶這新年,朕特地為你們一人準備了一套嶄新的棉衣。將士們可穿著新衣服,參加今夜的宴會。”

經過南方的文化入侵所吸取的經驗,羅幼度已經意識到文化入侵最快最好的方式不是真文化,而是精神文化,漂亮的衣服,優美的音樂,能夠讓人心聲共鳴的舞蹈,這些才是讓人迷失的存在。

草原人在北方生活了千百年,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想要讓他們作出改變,並不容易。

先從樂舞以及服裝入手,是廟堂官員一並擬定的方針。

樂舞是常規操作,有人的地方就離不開樂舞。

至於衣服,並非華美的衣服,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是保暖用的棉衣。

歷史上棉衣是出現在宋朝中後期,但其實棉花很早以前就有了,最初是叫綿花,無人知道它的價值,只是將之視為觀賞之物。

羅幼度花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收集了一批種子,讓人在嶺南、福州等地大範圍種植。

為此朝廷還虧了不少的錢。

棉花並不是種出來就能立即使用的,還得有棉紡織技術、棉紡織機。棉花的加工,與蠶絲完全不一樣。

種出棉花不會加工,鬧得聽勸種植棉花的百姓都聚起來鬧事,最後還是官府一律收購,才平息了此事。

但不得不說,人類能夠成為地球上的霸主是理所當然的。

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只是短短兩年時間,棉紡織技術、棉紡織機先後出現,盡管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卻已經能夠制作出暖和的棉衣棉被了。

羅幼度第一時間在福建、嶺南建造官方的紡織廠,讓他們依照漢人傳統的服裝方式大批量的制作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