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是時候回來了

雍靖七年,八月,洛陽宮仁德殿。

“陛下,這是燕雲十六州,十所大學的入學數額名單!請陛下過目……”

蕭綽穿著一身黑白相間的儒士服,秀美中透著幾分幹練,帶著幾分細長的丹鳳眼,閃著與她年紀不符的精明。

羅幼度興致高昂,說道:“快快拿來!”

自覆滅契丹已經過去一年多了,這一年多的時間裏,羅幼度主要的精力就用在三件事情上。

銀幣、金幣的推廣,南人北調的大工程以及教育。

銀幣、金幣的推廣很順利,天下人對於金銀的價值本就有一定的認識,只是一直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

現在官方特別為之定義價值,很快就得到了普及,也暫時緩解了大宗商品的遠距離的貿易貨幣難以攜帶的問題。

南人北調的過程有坎坷,但都為朝廷以及地方官員所克服。

五代十國的動亂對於北方的傷害太大,尤其是契丹的幾次南征,各種屠戮不說,還將人口強行遷徙至漠南漠北。

大虞的經濟重心在中原,在南方,以至於中原、南方越來越富,人也是越來越多,出現了擁擠的情況,相反北方的人口始終得不到滿足。

這種情況並非好事,只有河北幽州鎮得住場面,漠南漠北以及遼東才不會亂。

河北幽州貧瘠,力量薄弱,靠什麽讓漠南漠北的少數民族心服?

其實南人北調的政策大虞朝廷已經推行三年,各種優待,只是收獲不明顯。畢竟中原與江南的發達是有目共睹的,誰願意舍棄繁華的地方,去荒涼之所發展?

面對這一情況,羅幼度失去了耐心,在平定契丹以後,從雍靖六年初,采取強硬措施。根據戶籍,將原本從北方逃難至南方的百姓強制遣返回鄉,至於那些地痞流氓,無業遊民都在遷徙之列。

如預想的一樣,這一政策一旦實施,立刻引發了不小的動蕩。

不過此事乃長遠國策,朝廷上下態度一致,也不受戰事拖累,動蕩很快就平息了。

隨著人口的填充,各方面的資源都向著北方匯聚,已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至於教育自不用說,教育乃國之大計,再苦不能苦學生,再窮不能窮教育。

針對前後世的經驗,羅幼度對科舉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對於參加科舉的考生展開了限制,也取消了官員的舉薦名額的傳統,在野學子嚴格按照,鄉試、州試、省試、殿試流程來走,同時在這基礎上開了一個後門:地方畢業大學生能夠跳過鄉試、州試,憑借大學文憑,直接參加省試,以此鼓勵更多的學子考讀大學。

每次科舉,羅幼度還會讓國子監統計一個榜單,記錄各科中舉進士名額,根據他們背後的學校列出一個排名,授予不同的獎勵,甚至經費支助。

南方學習氛圍濃厚,面對良好的教育環境,湧現出了不少的人物。北方本就人少,又受契丹統治多年,很多方面都不及南方。

而北方的情況又與漠北、漠南、遼東戚戚相關,對北方的關注,羅幼度遠勝南方。

蕭綽將手中的資料呈上,說道:“陛下,臣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情況。”

“說!”

羅幼度笑盈盈的看著面前的蕭綽一眼,目光落在了對方呈獻上來的名單之上,心中卻頗為感慨,這小姑娘實在太厲害了,真有從政的天賦。

羅幼度的最初想法就是給蕭綽一個女官的身份,讓她負責皇子皇女以及貴胄子女的教育工作,便如歷史上的博士韓蘭英以及唐朝的宋氏五女一樣。

蕭綽很珍惜此次機會,在處理完本職工作以後,她借著自己國子監助教的身份,在國子監與上下同僚打成一片,尤其是國子監的監正戚同文,對於蕭綽更是歡喜,特地收她為學生。

這個戚同文可不是一般人,華夏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睢陽學舍創辦人楊愨的學生。睢陽學舍也就是四大書院之一應天書院的前身,現在為應天大學。

戚同文繼承師業,繼續在睢陽學舍辦學,人稱“睢陽先生”,歷史上從睢陽學舍走出來的學子,於北宋初年,登第者就有五六十人之多。

羅幼度在選擇國子監監正的時候,連下了三道旨意,這才將戚同文從應天大學請到了京畿,擔任國子監監正,總理天下教育。

蕭綽本就有了才女之名,被戚同文收為弟子以後,更是取代了昔年的周娥皇,成為了京畿第一才女。

蕭綽在國子監也是如魚得水,以弟子輔助恩師的名義,協助他處理國子監的公務,成功晉升為國子監博士。

蕭綽晉升如此之快,自身能力是其一,但有一個軍功在身榮妃姐姐也是關鍵。她從來不忌諱自己的身份,利用她姐姐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天生的政客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