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

曹延祿拉著長史閻續的手,再三叮囑,說道:“一定要將沙州的情況好生向陛下匯報,要向陛下表明我歸義軍的忠心。要讓陛下知道,歸義軍曹家,永遠忠於陛下。還有此去中原千萬莫要吝嗇錢財,需要上下打點之處,一定要好好打點。”

說到動情之處,眼中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身為小勢力的上位者,很多時候更是如此。

讓自己兄長架空,曹延祿固然心裏憋屈,至少性命無礙。

可現在當上了歸義軍節度使,成為了歸義軍之主,曹延祿並沒有半分大權在握的快感,反而有一種如臨深淵的感覺。

於闐將之扶持上位的手段過於霸道,即便是既得利益者,也無法接受。

坐上位子以後,曹延祿本以為會面對一波刁難,畢竟他兄長死得太蹊蹺。

結果根本就沒有人在意他兄長的暴斃,所有人都在利用他兄長的死,維護自己的利益。

曹延祿意識到沙州內部的這些豪強,並不在乎位子上坐的是誰,只要符合他們的利益,哪怕是一條狗,都無所謂。

歸義軍這些年因為中原的威懾,提前過上了太平的日子,少了外部的威脅,內裏傾軋得更加嚴重。

歸義軍占據的瓜沙二州,又處於絲綢之路的必經地段,受到了高昌回鶻、甘州回鶻乃至於於闐的拉攏滲透。

曹元忠未死之前,還能震懾得住。

他一病故,不管是曹延祿還是暴斃的曹延敬,都沒有威信能力鎮得住場面。

曹延祿也在上位之後,才明白了於闐人為何如此大膽。

面對歸義軍裏的驕兵悍將,面對沙州、瓜州的豪強,坐在位子上的人要是沒有半點倚仗,會給他們吞的骨頭都不剩,曹延敬是憑借慕容家的力量以及回鶻的支持控制局面。

而曹延祿想要不被吞噬,只能依靠於闐這個外力。

左右都不能自主,怎麽選都是傀儡,身不由己。更別說還有一個大虞朝廷虎視眈眈。

這昏暗的前景,讓曹延祿把持不住淚腺,淚如雨下。

閻續看看眼淚鼻涕一套流的上司,並不知他心中諸多淒苦,只以為他在裝樣,表達自己的無辜,暗自冷笑。

這黃泥落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沒人追究曹延敬的死,並不意味著他們不知道誰是幕後之人,只是沒人揭發而已。

畢竟沙州靠著於闐,經濟來源很大程度上依靠於闐,曹延敬是瓜州派系的,跟甘州的回鶻走得近,並不得沙州豪強的支持。

閻續於他背後的利益團體也更加喜歡曹延祿,帶著幾分慎重的說道:“節帥放心,此去汴京,屬下定會與陛下道明一切緣由。”

他這話說的也是發自肺腑。

沙州豪強早就不是張議潮時期的英雄好漢了,他們眼中只有自身的利益,只想著維持當前的局面,並不想大虞朝廷將手伸向他們沙州,奪取他們現在應有的權力。

就算明知是不可為,也要拖到最後一刻,撈足了好處再歸順。

畢竟最後朝廷問罪,反抗朝廷的是曹延祿,是無惡不赦的曹家,跟他們又有什麽關系?

他們是被逼的。

曹延祿有些麻木的回到後院,聖天公主李氏、葛卓希立刻迎了上來,詢問情況。

曹延祿強行擠了一個笑臉,說道:“好在嶽丈大人的威嚴猶在,暫時鎮住了他們。”

李氏、葛卓希皆露出會心的笑意,曹延祿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就很好。

他們就是想讓曹延祿對他們心生依賴,唯有如此才能對他們言聽計從。

曹延祿無奈道:“沙州這邊好說,問題是瓜州慕容氏,他們不會輕易臣服。我於前日已經向慕容如戒發去書函,但若石沉大海,毫無消息。”

葛卓希皺眉道:“確實是個問題。”

慕容氏的危機不除,歸義軍上下也不敢安心支援他們。

曹延祿臉上帶著幾分惶恐道:“慕容如戒有其父慕容歸盈的霸道,不會吃這虧的。”

葛卓希沉默片刻,目光帶著幾分審視的在曹延祿身上停留了會兒,說道:“確也未必,現在上頭有大虞朝廷壓著。甘州回鶻不敢明裏相助,只要沙州上下一心,慕容氏也很難說動瓜州的其他豪族並力。只靠慕容氏一家,不足為懼。此事由老夫出面斡旋吧……”

於闐與沙州大多豪族都有生意上的往來,在這種時候,只能他們出一波血,來換取曹延祿位子的穩定。

葛卓希有些懷疑曹延祿利用他們坐穩歸義軍節帥的寶座,但到了這一步,他也無別的選擇了。

喀喇汗國最近攻勢減緩,但調度頻繁,明顯要有大動作。於闐再得不到有力的支援,很有可能會被兵臨城下,到時候於闐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