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

景瓊領著一眾親隨,漫步在長安的大街之上。

長安的歷史地位不只是華夏,即便是世界亦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回鶻的巔峰,也是因為安史之亂受唐朝邀請協助平叛,從而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得到了崛起的契機。

東接室韋,西至金山,南跨大漠,與吐蕃、大食爭雄西域,那是回鶻最巔峰的時候。

景瓊看著街頭往來忙碌的行人,他們大多推著各式各樣的貨車,貨車滿是一箱箱沉重的貨物,進出往來,絡繹不絕。

還有不少貨車將貨物堆的老高,甚至遮住了視線,一邊推著車,一邊有人在前面導路,高呼:“讓一讓,讓一讓。”

此地人氣十足,但與繁華二字確實挨不上邊,跟傳說中的長安更有雲泥之別。

景瓊對著身後的內宰相端木元暕說道:“這長安,與我想的不太一樣。”

甘州回鶻的官制綜合了華夏、突厥的特點,軍事上設有各級大小的伯克,內政則設置各種內、外宰相。

端木元暕道:“不知大汗想象中的長安是怎麽樣的?”

景瓊猶豫了片刻道:“無比的輝煌,或是極其的衰敗殘破……”

兩個極端。

輝煌是歷史,長安的盛世景象出現在各種文集之中,看了就令人向往。殘破是現實,黃巢以公卿骨鋪天街,朱溫更是一把火將長安付之一炬,成為了廢墟。

端木元暕能夠理解,頷首說道:“曾經的長安,過去的長安,便是大汗所想。而今出現在大汗面前的是現在的長安……”

他祖父曾在唐朝擔任禮部郎中,黃巢攻入長安的時候,跟隨四方館的回鶻使者一並逃到了甘州,在甘州成家立業。

端木元暕自小就聽祖父說起東方的事情,長大以後精於多國語言,也是個萬事通,多次代表甘州回鶻出使後周、大虞。每次出使都會經過長安,每一次長安的變化都讓他驚奇,帶著幾分敬服的說道:“長安建築大多焚毀廢棄,可這街道依然保留著,足夠的寬敞。作為商貿貨物運轉中心,寬敞的街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大虞天子通過絲綢之路,讓長安這荒廢中的城市重新煥發出了光彩。”

長安坐擁八百裏秦川,昔年之所以陷入無法自足的困境,固然有開發過盛,水土流失嚴重的緣故,主要還是達官貴胄、皇親國戚侵占了太多的田地建造莊園屋舍。

現今長安人口剛剛十萬出頭,周邊的土地皆為百姓耕種農田,豐衣足食綽綽有余。

兼之處在東西商貿的運轉中心,漸漸恢復了元氣。

景瓊正想說話,耳中卻聽到一聲歡喜的叫聲:“父親!”

景瓊身軀微微一震,猛然轉身,果然見到了自己闊別五載的兒子景禮,激動的叫了一聲:“密禮遏!”

密禮遏是景禮的回鶻名字,全名是夜落紇·密禮遏,當年大虞西進河湟,景瓊意圖聯合歸義軍,吐蕃九部一起聯合抵禦,但李處耘巧取涼州破了他的計劃。

景瓊嚇得忙向大虞稱臣,讓自己最鐘愛的兒子夜落紇·密禮遏入汴京讀書,說是仰慕中原文化,其實就是充當人質。

夜落紇·密禮遏為了方便,給自己取了一個漢名叫景密禮,後來得國子監導師指點,去了密字,改為景禮。

“你怎在此?”

景瓊此次入京,目的有二,一是此番大虞進兵西域,他傾舉國之兵相助,親自入京謀取政治籌碼,二便是見一見自己最鐘愛的兒子,希望能夠將他帶回甘州,為他日後繼承汗位做鋪墊。

這還沒到汴京,竟見到了闊別多年的愛子,激動的嘴唇都在顫抖。

景禮作揖道:“父親此來,陛下甚是高興,特安排禮部隆重接待。您可知陛下派誰為代表?秦王,陛下最器重的嫡長子。孩兒也受命作陪,因過於思念父親,特申請先一步來見。”

“好好好!”景瓊並未在意兒子的滿口官腔,沉浸於父子相聚的激動之下。

端木元暕道:“大汗,那有一家酒樓,不如去那訂了包間細談。”

“好好好!”景瓊再次不住頷首,拉著景禮便向端木元暕所指的酒樓走去。

一行人要了包間,點了酒菜。

景瓊認真打量著自己的兒子,說道:“委屈我兒了。”

景禮神采飛揚,說道:“孩兒一點也不委屈,反而過得很充實,在國子監學了很多東西,開拓了眼界,拜得了師長,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窗。”

父子兩人多年未見,但彼此的書信往來卻未曾斷過。

對於自己兒子在京生活,景瓊也有一定了解:他現在是國子監大學的學生。

依照常理如他們這樣的藩屬諸侯,安排“人質”或者派出國內精英,入京學習,大部分會入國子監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