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逃不開的真香定律

胡龐特看著正在胡吃海喝的張齊賢,大有恨鐵不成鋼的模樣,氣得在大廳裏來回踱步。

張齊賢大口吃著西方特有的黑山羊肉,不時地將酒壺往嘴裏灌,他一邊吃一邊看著有些氣急敗壞的奈爾斯,咽下了嘴裏的食物,說道:“胡學士怎麽不坐下來吃?”

胡龐特本名貝赫達德·龐特是波斯人,在中原改了漢名。因大聖尊者胡德姓胡,摩尼教大多數人都改為胡姓。

胡龐特昔年是給驅逐出波斯的,父母都死於大食法的清算,對於大食法有著很深的仇怨。

這能夠跟著張齊賢一並出使,充當翻譯,也表明胡龐特是能分輕重的,不會因私廢公。不過作為戰勝國的使者,沒能耀武揚威的蔑視以往仇敵,出一口惡氣,便覺得不是滋味。

尤其是自己的上司還是一個吃貨,一路來都在吃,什麽都吃,就如餓死鬼投胎一樣。

大食國招待的美食不說了,連路上遇到窮苦百姓吃的麩皮都饞嘴。最可怕的還是亂吃藥,出使的途中一個隨行使者因水土問題鬧了肚子,西方大夫開了一些止瀉藥丸。

張齊賢覺得清淡無味,拿來當豆子吃了,末了還感慨了一句:“不及涼州的大力丸夠味。”

“不吃!”

胡龐特帶著幾分賭氣地說道。

張齊賢大喜過望,將胡龐特的那一份端到了面前,大快朵頤。

胡龐特嘴角抽了抽,忍不住道:“張正使,莫要忘了大事,此來主要目的是與黑衣大食結盟不假,但更重要的是為朝廷爭取利益。”

張齊賢並不急著回話,而是將滿嘴的食物咽下去以後,方才笑道:“誤不了正事……”

他本就肥胖,笑的時候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隙,那微眯的縫隙中透著智珠在握的意味。

大食法真正的敵人可不是他們,而是更西方的公教。

馬格德堡。

人稱奧托大帝的羅馬帝國皇帝高居王位,看著面前匍匐於地的維薩姆,靜靜的聽著他說著東方的事情,聽著對方說著第二次怛羅斯戰役的經過,眼眸中閃過一絲興奮,“起來吧,憑你帶來的消息,我以羅馬皇帝的名義赦免你的罪過。”

維薩姆激動得渾身顫抖,跪拜道:“感謝偉大的奧托大帝寬容仁慈,我願意再次成為您手中的刀,為您鏟除一切敵人。”

維薩姆本是奧托大帝麾下的一員大將,因為與同僚起了摩擦,決鬥時未能收手,將對方砍殺被逐出了羅馬帝國。

奧托雄才偉略,當時他已經成為了東法蘭克國王以及薩克森王國,征服了意大利,成為古歐洲最強大的勢力。

奧托野心不足於此,古歐洲這邊的政壇很是奇葩,為首的幾個公國都是親戚,相互之間都在籌謀對方的領地權勢。偶爾有一家獨大的,其他人就當起了烏龜,然後等著對方死,取代對方的位置。

奧托想要讓皇權長存,施展了諸多手段,通過聯姻與拜占庭帝國建交往來,控制了羅馬教廷,加冕稱帝,成為了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公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以此鞏固自己的地位。現在古歐洲奧托獨大,不過他並不滿足,他想奪回公教的聖城耶路撒冷,他要跟亞歷山大一樣東進,成為西方世界最強大的大帝。

維薩姆表面是給驅逐出境,實際上是奉命探查東方的情況。

維薩姆以雇傭兵的身份走遍了黑衣大食,直至怛羅斯戰役決戰的時候,發現大虞軍的異樣,不願意冒險,偷偷逃離了戰場。

在得知聖戰大軍慘敗之後,維薩姆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向奧托匯報情況。

奧托閉目沉思了片刻,高聲道:“來人,去將教皇請來。”

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早在他的掌控之下,而且奧托還與羅馬教廷簽訂了《奧托特權協定》,核心內容是:沒有皇帝的許可,教皇不得擅自登上聖彼得寶座,教皇宣誓保衛皇帝,皇帝宣誓保衛教皇。

換而言之,西方公教都在奧托的掌控之下,是為國家傀儡。

奧托並未將約翰十二世放在心上,不過奪回聖城這種大事,得約翰十二世出面,讓他號召貴族信徒,能夠免去一大筆經費。

奧托讓維薩姆起來說話,與他聊起了黑衣大食的事情,還命人準備了酒食。

奧托本以為約翰十二世最快也要明後日才能抵達,卻不想只是一個時辰,他已經得到約翰十二世入宮的消息。

奧托先是錯愕,隨即一笑,說道:“看來這位教皇大人也得到了黑衣大食大敗的消息了。”

維薩姆暗自慶幸,還好自己來得及時,真讓教皇搶了先,這條消息就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只是到底是誰?消息傳的竟不輸自己……

公教的聖城一直為大食法占據,此事在公教信徒心中是永遠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