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破案的希望好奇心,和刨根問底的決心……(第2/4頁)

“商家找王太太來向我們施壓,要求取回充氣屋?”家怡忽地打斷阿傑。

“也不能算施壓吧……站在商家的角度也挺倒黴啊,他們好好的做生意,產品卻被人拿來當兇器,還損失了一個充氣屋,好多天不能租借,少賺了好多錢。可能就是合規正常的流程?”阿傑撓撓頭,有點被家怡嚴肅的表情嚇到。

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眼前比自己還年輕的女沙展身上,已經有了會令許多人感到緊張和壓力的氣勢。

“不。”家怡擺了擺手,眼睛盯著面前的充氣屋發了會兒呆,再擡頭時便嚴厲道:“無論如何留好這個充氣屋,任何人都不許提走。在這個案子庭審結束前,它必須一直在這裏。”

“可是我們如果做了報告,拍過照片——”阿傑有些遲疑。

“這是重要證物,任何人允許它被提走,都要擔責任——冤枉一個人,害死一個人的責任。”家怡語氣加重。

“啊,我明白了。那十一姐,我一會兒跟大光明哥講一下。”阿傑忍不住又撓了撓頭。

“多謝你,我親自去跟大光明哥講。”家怡說罷,轉身便朝化驗師外走。

梁書樂又朝阿傑點點頭,忙快步跟上易家怡,腦子開始飛速運轉,思索家怡話裏的意思到底是什麽。

為什麽那個充氣屋上有足以改變一個人命運的證據?

……

與大光明哥溝通過無論如何要保留那個證物到最後,隨即家怡便折回B組辦公室。

思索接下來怎麽做時,方鎮嶽從對面辦公室走過來。

他手裏拿著一份剛打印好還熱乎著的文件,遞給家怡道:

“我查了下,國外也有許多類似案件。

“這些是關於各地充氣屋造成意外的報道,其中以米國的意外居多,那邊地處大平原,龍卷風都常有,成年人在充氣屋裏被卷走的案例也有每年十幾起。大多數死亡和重傷都來自高空墜落和飛卷時的撞擊。”

家怡接過文件,閱讀上面的報道,“嶽哥也覺得並非是兇嫌王偉亞故意殺人?”

“王偉亞的口供和他的神情,目擊證人的態度,王偉亞夫婦的朋友和同事對他們家庭日常狀況的描述……處處都透著不自然。作案動機不夠說服力,作案手法也具有相當大的不可控性,這樣的兇殺案在重案組是很難成立的。”方鎮嶽以現實經驗和專業細節為依據,認同了家怡的看法。

“嶽哥,我懷疑整個案件也並非意外。”家怡搓了搓手指,大腦還在努力思索,想要想清楚整個事件,便著急又煩躁地撓了撓頭發。

方鎮嶽抱胸看看她,又看看跟在她身邊的梁書樂,拍巴掌將所有或看資料或整理口供的探員都召集過來,然後才問家怡:

“你發現了什麽?”

家怡終於回過神,她轉身走到白板前,將之前寫在上面的字跡全部擦光,隨即開始在上面龍飛鳳舞地書寫:

【目擊證人】

【兇嫌年輕承壓艱難的動機】

【兇嫌口供】

寫罷,她轉頭道:“根據這3項,我們或許可以判定兇嫌殺人屬實,但其實每一項也都並不很能經得住推敲。

“也許上庭的話,陪審團有一定幾率投票選定兇嫌有罪。

“但作為負責這個案子的警探,我們必須對所有證據反復推敲,確保它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因此,另一種可能性我也要考慮。”

說罷,家怡又在白板另一邊寫上:

【台風天】

【充氣屋】

【綁繩】

寫罷,她對上大家好奇的眼神,繼續道:

“台風天是意外,因為綁繩沒綁緊,或被風吹拽壞、拽開的情況下,導致充氣屋松脫,甚至被風吹走,也說得過去。

“這種事之前在香江雖然沒有先例,但這東西進入香江時間不久,加上今年才進入台風頻發的季節,之前沒有這麽大的風。所以在此之前沒出現類似意外,現在集齊了各項因素偶然發生,也合情合理。

“以此推斷,我們可以判定它是意外。”

“好像也很合理。”九叔點了點頭,“審訊時我認真讀了王偉亞的档案,也觀察過這個人,總覺得他不像是會殺死自己兒子的人。”

雖然警探不能靠感受和感情探案,但老警察的第六感,有時還是很準的。

“是的。”家怡點點頭,可轉身又在白板上【綁繩】下方畫了兩道線,“可是,我在檢查證物時,發現這個壞掉的充氣屋的綁繩並沒有被拽壞,甚至沒有刮擦損壞一些的痕跡。

“我仔細看了下,雖然還不能判斷那個綁繩的材質,但它好像跟以往我們常用到的尼龍繩不太一樣。它很硬,也很滑,所以很不容易壞。但這樣的繩子柔韌度弱,摩擦力低,即便很用力綁住東西,也很容易因為它本身質地硬而造成回彈松脫,更何況不斷有外力拽拉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