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出戰(第2/3頁)

“朕是嫉妒,可你,卻是恨。”太上皇笑道:“你恨自己沒個兄長那樣的父親,你恨自己有朕這個對耶娘唯唯諾諾的父親,哈哈哈哈!”

“你想多了。”皇帝淡淡的道:“如今局勢危急,朕料定竇重此刻不敢謀反,可太阿倒持時日久了,難免會生出些別的念頭來。長安無險可守,一旦竇重反戈一擊,長安擋不住。”

“你能做的不多。”太上皇沉吟良久,喝了一口酒水,“防禦是不能。”

“竇重警覺,朕才將招募了萬余勇士,他便出手試探,要這萬余勇士。朕不能不給……”

“你當初若是能與北疆這般妥協,何至於此?”太上皇譏誚的道,然後嘆道:“如今只有一條道。”

“什麽道?”

“朕聽聞長安的糧食不夠吃了?”

“南北斷絕,長安存糧不多了。”

“可養得起二十萬大軍?”

皇帝深深的看了太上皇一眼,“朕,知曉了。”

太上皇笑道:“知曉又有何用?告訴你,石逆畢竟是異族,天下人會反對他,故而他哪怕攻伐犀利,依舊成不了氣候。但那個小崽子卻不同,二郎,那是孝敬的孩子,他帶著兄長的血脈……他會成為大患。”

“故而朕寧可丟棄南方,也要調遣大軍到章州一帶擋著他南下的步伐。”

在這一點上,李元父子有志一同。

“那個小崽子啊!朕仿佛看到了他咬牙切齒的模樣,他在等著抓到咱們父子,千刀萬剮。二郎,要擋住……”

“朕有數。”

“二郎,朕想去太廟看看。”太上皇看著皇帝。

“你去祭拜誰?阿翁和祖母?”皇帝冷冷的道:“在這等時候,你但凡往皇城中這麽一站,整個長安都會猜測朕可是出事了。”

皇帝走後,太上皇起身,“準備些香燭紙錢。”

他就在幽禁自己的大殿外燒了些紙錢。

“當初阿兄曾說,東宮不是安樂窩,他在東宮亦是憂心忡忡,朕那時不信,覺著他矯情。如今,這一切都應驗了。”

太上皇艱難的蹲下,插了幾炷香,“阿兄,你可恨我?”

宮人們站在邊上,看著這位曾經的自尊在自言自語。

“你自然是恨的,不然你當年為何拼盡全力也要讓那個孩子離開長安。”

“如今他要來了,阿兄,你可歡喜?”

“你定然是歡喜的吧!哈哈哈哈!”

大笑聲驚動了一個被幽禁的嬪妃。

“還有完沒完了?老東西你小心笑的一口氣上不來。”

“哈哈哈哈!”

笑聲依舊,良久,才停歇。

“朕,真想這口氣上不來,死了也好。”

“其實,朕能自盡,刀子,繩子什麽都有,可朕卻下不去手。”

太上皇看著遠方,“阿兄,你常說我沒出息,看,真被你說中了。”

太上皇的話一個字不漏的被傳到了皇帝那裏。

“不必管他!”

皇帝揉著額角,“問問國丈,存糧還有多少?”

韓石頭親自去了戶部,一進去就發現不對,怎地冷冷清清的。

他問帶路的小吏,小吏看看左右,“好些都告假了。”

一種大廈將傾的感覺油然而生。

楊松成依舊如故,看著分外從容。

“錢糧?告知陛下,最多十日,便難以為繼了。”

“十日?”韓石頭都不禁驚住了。

“南北斷絕了交通,蜀地的糧食送不出來。”

“關中沃野千裏……”隨行的內侍說道。

“沃野千裏?”楊松成撫須,眼底有些譏諷之意。“可關中要養活多少人?百年前關中的糧食就不夠吃了,都是靠著各處轉運而來。

洛陽本有糧倉,能活百萬人。可如今洛陽通道斷絕,去哪弄糧食?你來的正好,告知陛下,再過十日,要麽出外就食,要麽……就準備餓肚皮吧!”

竟然到了這等境地嗎?

韓石頭回去稟告。

“朕就知曉,糧草難繼!”

皇帝嘆道,“二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每日都是個驚人的數目,難為國丈了。”

此刻兩翁婿的立場是一致的。

越王來求見,聽聞此事,就主動想交出府中的存糧來。

“也好。”皇帝笑的很是欣慰。

隨即,使者去了夾谷關。

“沒多少存糧了,陛下問大將軍,是出戰,還是……等著斷糧後不戰自潰?”

使者此次很硬氣,出發之前就寫了遺書。

“沒糧了?”哪怕知曉遲早是這個局面,當這個消息傳來時,竇重依舊恍若挨了重重一擊。

使者告退,幕僚說道:“必然沒那麽急切。”

“可南北斷絕,長安缺糧是事實。”這一點竇重清楚,“洛陽被隔斷最為致命。”

“可若是出戰……”幕僚很是惆悵的道:“就怕是個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