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拒絕,心死了(第2/3頁)

陳貫機靈,一聽就知曉自己的主人在想什麽,他躬身道:“大郎君可是憐憫那些戰死的將士?”

阿梁點頭。

陳貫嘆道:“若是給大……給南周喘息之機,他們便會厲兵秣馬,征召更多的大軍,調遣更多的民夫……到時候民不聊生。老百姓會謀反。而更多的大軍,會導致兩邊傷亡更多。”

“大郎君,長痛不如短痛啊!”

阿梁看著他,“這話倒也有理。可我在想,要如何才能令天下太平。”

陳貫說道:“奴婢鬥膽,等大郎君到了那個時候,想來殿下已經蕩平了天下!”

看秦王這個架勢,用不了幾年,這個天下將會重現大一統的格局。

堪稱是前無古人。

這下大郎君該釋然了吧!

陳貫微笑著,沒敢露出得意之色。

阿梁拍拍手,“阿耶說,這個世界很大。”

……

王舉沒有喝酒,出了州廨就一路往回趕。

再度過了穎水,南岸的軍隊多了不少。

“相公,老弱不少!”隨從說道。

“老夫看到了。”

王舉回到了汴京。

城頭守軍同樣多了不少,城門外擺放了拒馬,兩側有數百步卒,隨時待命。

行人少的可憐,王舉看到一家子背著包袱想出城,被幾個軍士罵了回去。

“陛下還在,跑什麽跑?”

若是年胥決議遷都,汴京城但凡有些路子的都會往南跑。

天氣熱,幾個軍士看著眼睛有些紅,不知是沒睡好還是火氣大,對王舉也只是冷著臉。

換了以往,別說是王舉這位相爺,就算是來個小吏他們也得賠笑臉。

武人對文人的隱忍在漸漸消散。

這是個危險的信號。

聯想到穎水旁的那些老弱,王舉覺得這個大周在風雨飄搖。

進城後,兩側的店鋪依舊開著,只是生意少了不少。

生意最好的便是糧店,那些人提著袋子,排隊等候買糧。

亂世人不如狗,雖然百姓沒讀過史書,卻也代代相傳許多前朝故事。

“那一年,陳國大將馬索被困城中,吃完了糧食,便吃馬。馬吃完了,馬索便把小妾殺了,當做是軍糧。後來……他們吃光了城中的百姓,城破時,殘存的守軍看著……就像是獸類。”

那些百姓一邊嘀咕前朝的事兒,一邊緩緩看著王舉進城。

那眼神中都是懷疑。

而以往卻是尊敬。

這一切,都隨著秦王大軍逼近汴京變了。

王舉進宮復命。

“倒也不出朕的所料。”

年胥打起精神,“你可看了北疆軍。”

“看了。”

“如何?”

“依舊士氣高昂!”

年胥嘆息,“是啊!眼看著就要逼近大周都城,是該士氣高昂。”

王舉看了皇帝一眼,口中的話再度忍了回去。

年胥擺擺手,“王卿辛苦,回去歇息吧!”

“臣告退。”

王舉出宮,沒多久就聽到了消息。

“彭相和方相舉薦大將戍守穎水,陛下不肯。”

“哎!”

王舉嘆息,起身,“老夫走了。”

皇帝和彭靖等人的爭鬥持續了半日,相持不下。

“不能讓!”

年胥和妻兒一起用膳,堅定的道:“一旦退讓,下一步朕就會淪為傀儡!”

年子悅說道:“父親,不行,就……”

“就什麽?”

“沒什麽。”

“吃飯!”

午後,雙方繼續爭執。

直至最新消息傳來。

“北疆軍到了穎水北岸!”

君臣愕然。

“那麽快?”彭靖說道:“可曾攻打?”

“咱們還守著橋梁!”皇帝冷笑道:“慌什麽?”

彭靖老臉一紅,“臣是擔心……”

“你與其擔心這些,不如去籌備糧草!”

皇帝擺手,“散了!”

隨後,皇帝推出了一位宗室來領軍。

“你去找到孫石,告訴他,大周危在旦夕,朕在汴京等著他!”

謝引弓快馬出了汴京城。

……

孫石如今無事可做,每日不是讀書便是整理自己的文章詩詞。

在韓壁的隨從走了之後,他每日多了一個愛好,便是看著北方。

今日他有些心神不寧,起床後就撞到了墻壁,額頭一個包。吃早飯時被肉羹燙到了嘴皮,起了個泡。

“有些不妥。”

老妻說道:“回頭拜個神吧!”

“神靈也救不了老夫!”

孫石指指自己的心口。

從離開汴京那一日開始,他的心就死了。

老妻取笑他,“方外人說心死了,道便活了。你可曾悟道?”

孫石點頭,“若非你在,老夫已然披發入山。”

老妻眸色溫柔了些,“我等你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