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後(第2/2頁)

周新擡頭。

“中原就這般大,人口一多,必然各等資源不敷使用。可外面呢?”

皇帝指著外面說道:“大海沒加蓋子,可以出海去尋找商機。海外多島嶼,那些島嶼之上金銀遍地都是,礦產更是多不勝數。那些異族蒙昧,給些好處便願為你做工。這等好處為何沒人去拿?”

“海外兇險……”周新隱晦的反駁。

“幹什麽沒兇險?”皇帝說道:“當初世家大族的祖宗們,難道是一帆風順走過來的?多少人提著自己的腦袋,遊走在危機之中。家業傳到了你等的手中,卻瞻前顧後……祖宗的膽略呢?”

周新不語。

“就想坐收漁利,就想著坐在家中錢財從天而降。故而你等最喜的便是田地。不動腦子,不用冒險,便能掙個盆滿缽滿。可今日朕在此說一句,這等好日子,從今往後就沒了。”

皇帝說道:“不只是你等,那些權貴高官,包括宗室都沒了。”

這是一場革新!

從上至下的革新。

“有膽略的家族,當腰佩橫刀走出大唐,去海外,去大唐之外尋找商機。沒膽略的,便在中原等著慢慢衰落……”

皇帝的這番話被有心人傳了出去。

關中在廝殺,皇帝的這番話在長安卻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有人說大海兇險,可有人反駁,出海貿易的商人也不少啊!

有人說那些田地是祖輩傳下來的,可宮中傳出皇帝的反駁。

——田地屬於生產工具,私人,不能壟斷生產工具。

得!

面對這位殺神般的帝王,那些人換了個口吻。

“陛下別只是說啊!可敢令皇子出海嗎?”

你站著說話不腰疼,有本事你也讓自己的親人出海啊!

艹!

這話說的太解氣了。

長安城內的輿論為之一震。

陳化在家中冷笑,“那些商人出海都是聽天由命,每次出海總是會有船只和人手葬身大海。他哪裏敢?”

這位前神童用犀利的反擊讓世家大族們大呼痛快。

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李師傅……不,是忙碌了一天的皇帝得知這話後,隨口道:“朕會去!”

啪!

陳化覺得臉頰好痛。

皇帝放話了,說自己會出海!

這是瘋了不成?

長安城中輿論嘩然。

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皇帝說出口的話,必須得做到。

第二日,陳化令人傳話:“沒個日子,這話誰信?”

是啊!

皇帝說要出海,可沒說啥時候去啊!

等他七老八十了,嗝屁了,誰還能去追究這話不成?

常朝時皇帝得了消息,對群臣笑道:“朕曾聽一位老船工說過,海外有大島,大的無邊無際,比之大唐疆域也不差。且上面有無數金銀礦產,有河流無數……這麽大的新大陸,若是被別的異族占據,只需一兩百年,便會成為強國。為了後世兒孫計,朕當去看看。”

“陛下,如今大唐疆域廣袤,無需如此。”

“看著是很廣袤,可人口卻一直在繁衍生息,終究有不敷使用的那一日。朕當未雨綢繆……”

群臣趕緊一陣勸,韓紀甚至搬出了太子,“陛下,太子年少啊!”

主少國疑啊!我的陛下!

“朕自然得等太子成人,能擔起這副重擔的那一日。”皇帝顯然是早就想過了這個問題,“十年吧!朕親手教導太子十年,十年後,朕便出海!”

這話迅速傳了出去。

“十年後?”

十年後太子風華正茂。

皇帝遠去海外,是太子監國還是什麽?

大海兇險,這一去說不定就不知音訊。太子一直監國,難道監到老死?

所以,皇帝必然是……

“朕會退位。”

皇帝和皇後在大殿外,看著阿梁在裏面寫文章,先生發現了帝後,剛想出來行禮,皇帝擺擺手,和皇後轉身離去。

“可十年後你還在壯年啊!”周寧覺得枕邊人越發陌生了。

“阿寧,帝位於朕而言更像是一個責任,一份職業。北遼覆滅,南周覆滅。等關中平息之後,朕便會進軍蜀地,滅了偽帝父子。隨後西疆難道還能擋住朕的虎賁?十年,足以讓朕重塑大唐。十年後,朕給阿梁留下一個打好基礎的江山,足矣!”

“你是厭倦了!”

“是!”

皇帝牽著妻子的手,“朕厭倦了沒完沒了的奏疏,沒完沒了的爾虞我詐。大海寬闊,能容納一切。衛王先期去海外尋找落腳點,十年後朕便去尋他。阿寧,到時候你……”

皇後側身看著他。

“我當然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