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生命到底來自哪裏?(第2/2頁)

是因為浩瀚星空的阻隔,我們彼此之間相隔深遠,所以無法知曉彼此的存在?

還是說因為我們地球的科技太低級了,根本就無法發現科技發達的外星文明?

又或者是像一直以來大家都自認為的那樣,地球是宇宙之中唯一的生命星球?

有太多、太多的謎題等待著我們去揭曉,去發現。

人類目前所認知的還是太少、太少了。

“鄭總,這是我根據目前火星上面所發現的河流、湖泊、海洋遺跡模擬構建出來的遠古火星圖。”

有科學家向鄭元發送了一份信息過來。

鄭元意念一動直接就打開,頓時大量的信息湧入腦海中。

這是一份利用計算機合成出來的圖案,根據這份圖案,能夠清楚的看到,在漫長的歲月之前,火星是一顆和地球差不多的藍色星球,火星的北半球被海洋所覆蓋,南半球上面也是河流、湖泊眾多,是一顆充滿生命的星球。

“根據我們的分析,火星上面的水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流逝了,第一個原因是火星自身的原因,因為火星的直徑只有不到7000千米,體積只有地球的15%,質量僅僅只死地球的10%左右。”

“所以火星自身的內核冷卻時間要比地球的快很多,內核沒有受到足夠的壓力,在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就逐漸的冷卻。”

“內核的冷卻,導致了原先表面的大量水滲透進整個星球,這應該是火星水消失的主要原因。”

“同時也是火星沒有板塊運動,火星上有巨大的高達2萬米的奧林匹斯山的原因,這也使得火星失去了自身的磁場。”

“當然了火星的內核冷卻也極有可能是因為受到了巨大小行星撞擊的緣故,巨大的撞擊之下,過早的釋放掉了內核的能量,讓它過早的冷卻下來。”

“第二原因,因為火星內核冷卻,失去了磁場,所以火星沒有磁場的保護,太陽風對火星的侵蝕就變的極其厲害,帶走了大量的大氣和水,使得火星上面大氣變的稀薄,水逐漸消失。”

“我們通過各個方面的數據收集和分析之後,我們認為在許多億年之前,當火星的內核還沒有冷卻之前的時候。”

“火星上面不僅僅有大量的液態水,而且火星上面的大氣密度和厚度都要遠遠高於現在,火星表面的溫度也應該比現在要高出幾十度,這樣的環境下火星極有可能是一顆和地球一樣的生命星球。”

不僅僅有模擬的圖,還有詳細的分析報告。

這並不是胡亂的猜想,而是根據火星上面的科考結果來進行推斷的。

火星上有遺留的河流、湖泊、海洋遺跡,這說明曾經有火星上有大量液態水的存在,也是能夠從火星的表面找到水流侵蝕的跡象。

同時在火星的南北極找到了生命的存在,也在火星各地都發現了大量的氨基酸,這些都說明火星曾經有著大量的生命,是一顆生命星球。

只是現在還沒有在火星上找到遠古的生命化石,當然這有可能是因為時間太過久遠了,再加上火星因為內核冷卻,故而沒有板塊運動,沒有地震之類的,遠古的化石難以形成和保存下來。

“火星僅僅只是太陽系內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這顆星球上竟然都大連的發現了生命,它在遠古的時代,還是一顆生命星球。”

“這足以說明,生命應該是廣泛存在於星際宇宙之中,地球絕對不應該是宇宙之中唯一的一顆生命,人類文明也絕對不是宇宙之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和文明。”

鄭元仔細看完,整個人也是思索起來。

從現在的跡象來看,生命應該是廣泛存在宇宙之中,如此一來的話,外星人,外星文明的存在就一定是必然的結果。

“只是為何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遇到任何的外星文明?”

“難道說所有的文明都和我們地球文明差不多,科技水平有限,無法跨越星空宇宙,所以即便是宇宙之中有大量的文明存在,可是彼此之間也都無法聯系、無法知曉。”

鄭元思索著,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可能,那就是星際宇宙太過浩瀚無垠了,科技沒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根本就無法進行星際航線。

“只是如果生命廣泛存在於星際宇宙之中,那麽生命又到底是來自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