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冶煉小行星(第2/2頁)

星海科技的太空科技已經發展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在太空之中竟然已經能夠輕易的玩轉這一切了,如此強大的科技技術比一個個國家的太空科技實力還要強大的多。

伴隨著大量太陽光不斷的聚集,小行星塊變的明亮起來,同時溫度也是急速的上升,轉眼間,溫度就已經突破了千度的高溫,並且還在迅速的持續上升。

可怕的高溫籠罩之下,小行星塊表面開始迅速的融化,融化之後的液體慢慢的呈現出一個球型的結構。

原先並不規則的小行星塊,伴隨著高溫的融化,竟然逐漸的變成了一個球型的液體,外面是融化的鐵水,裏面的部分也同樣在以可怕的速度迅速的融化。

僅僅只是幾分鐘的時間,這個小行星塊就徹底的融化完畢,變成了一顆熾白耀眼的液態球靜靜的佇立在天空之中。

這時,一道道太陽光又迅速的從它身上移開,轉移到另外一塊新切割下來的小行星塊上面去。

同時有機械手臂來到這個液態的球附近,外太空的溫度是非常低,太空之中的溫度有零下200多度,如此的低溫度之下,物體的溫度降低卻是很慢。

這主要是因為熱量的傳遞主要是有熱對流、熱傳遞和熱輻射,因為是真空的環境,太空之中只有熱輻射可以實現。

如果是依靠自然的辦法讓它冷卻下來的話,那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

當然了,科學家們肯定是不會浪費時間讓它自己慢慢的冷卻下來的,只見機械手臂迅速的忙碌起來,強大的制冷系統啟動,液態的鐵水溫度迅速的降低。

轉眼間就由熾白耀眼的狀態變成了赤紅、暗紅,並且最終慢慢的暗淡下來,逐漸的變成了一個大鐵球。

等它變成了大鐵球之後,機械手臂又迅速的將它牽引到一旁的一艘宇宙飛船船艙裏面,一小塊的冶煉工作算是完成了。

接下來還需要在太空之中,利用專門的鍛造設備對這個鐵塊進行一番鍛造,將它塑造成自己所需要的樣子再進行深加工,制造成制造宇宙飛船所需要的零部件。

這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一艘艘宇宙飛船顯得非常忙碌,一條條機械手臂在太空之中忙碌無比。

長達千米的小行星,它不斷的被分裂成一個個小塊,然後迅速的被冶煉完畢,變成一個個標準的鐵塊被運到了位於太空之中的星海科技太空工廠,它們將在這裏變成一個個制造宇宙飛船的零部件。

所有人看著顯示器上面顯示的畫面,一個個都張大了自己的嘴巴。

如此科幻一般的場面竟然有一條真的展現在了大家的眼前。

原先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星海科技根本就拿這個重達2億噸的小行星沒有任何的辦法,最終也只能夠將它摧毀掉。

可是現在,再看看這顆小行星,伴隨著機械手臂和宇宙飛船的忙碌,它已經被切割掉了很大的一部分,有超過300米長度的部分都已經被切割掉了。

然後再看看太空之中的太陽能發電站。

原先的時候僅僅只是覺得它是一個太陽能發電站,然而現在,大家終於知道了,它不僅僅只是用來發電如此的簡單,還可以用來冶煉小行星。

並且這冶煉小行星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要知道地球上冶煉鋼鐵可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需要對礦石進行粉碎,篩選等等,然後冶煉鋼鐵的時候還需要大量的燃料來加溫,所以鋼鐵廠往往都是汙染大、能源消耗大的企業。

可是再看看星海科技在太空之中冶煉小行星,直接利用太陽光照來冶煉小行星,一面面鏡子反射太陽光,將無數道太陽光聚集在一起,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超高的溫度用來冶煉小行星。

非常的快速,關鍵是不需要消耗什麽能量,因為利用的是太陽光,人工消耗也是非常的低,根本不需要龐大的鋼鐵工人辛辛苦苦的去冶煉鋼鐵,只需要有人用虛擬機控制宇宙飛船和機械手臂就可以了。

這樣先進和科幻的冶煉技術,也是讓整個地球上的人都看傻眼了,重達2億噸的小行星恐怕也是不需要多久就能夠被冶煉完畢了,速度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