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3頁)

兩名先生對視了一眼,望向窗外,靜心聆聽,很快他們聽到了一道交談聲。

貌似是一名新入門的弟子,他在客氣禮貌地詢問:“師兄,我今日聽了師長講課,他傳授靈植種法,提到一句話,‘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還搭配了一個生機清明口訣,我不是很懂。”

那位師兄是煉氣修士,是一員老生,他語氣泄露出一絲不耐煩:“前者出自道德經,後者是什麽口訣,你真是資質愚笨,講都講不明白,我要怎麽教你?”

新弟子被訓得訥訥不敢言,半晌才開口道:“口訣我腦子沒記住,但我用法器記下了,我放給師兄你聽。”

師兄:“?什麽意思?”

接下來讓這位師兄瞠目結舌的一幕就出現了,這位新弟子從儲物袋裏拿出了一支小小的、其貌不揚的石頭筆,輸入了一道靈氣,很快石頭裏響起了一個老者的聲音,“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接下來我要念一個口訣,這個口訣能使靈植加速生長、生機勃勃,你們且記好。”

還沒聽完。

師兄已風中淩亂:“這、這真是一個好東西,那口訣的意思是……”

教學相長了半天,這位師兄又道:“話說師弟,這小玩意兒有點用處,不知師弟你從何得來?”

隱學居內,搞懂是怎麽回事後,樓不危哼了一聲,“投機取巧。”

他是一名醫修,學醫需要弟子天賦出眾,能診斷出各種疑難雜症,區區靠小技巧倒背如流,是不會讓他欣賞的。

蘇遮這位丹藥修士,卻十分感動,“他們晚上一定是挑燈夜讀,我丹藥一門,天資占十分之四,剩下的便是堅毅、汗水和勤學苦練。”

能成為頂級丹藥師的,世間僅有幾人?

如果真靠天賦決定,那些頂級丹藥師,既然站上了八荒巔峰,又怎麽可能紆尊降貴煉制眾人日常所需的初級丹藥。

能讓初級丹藥成為各大修仙城市便宜流通貨的,恰恰是這些天賦一般卻肯努力的弟子。

-

虞飛雪在學醫,她喜歡穿仙氣飄飄的白衣,偏偏劍術平平、根骨資質也平庸,想靠劍修通過結業萬萬不可能,便心生了懸壺濟世的念頭。

可醫修一門晦澀深奧,並不輸給符箓,光入門的毒經醫經就多達十來冊,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

樓不危本人也喜歡天資聰穎的學生,他思維跳脫,常常不管不顧地隨意教學,上一炷香講“鬼面瘡”,一炷香未盡,又忽地興致勃勃講起了“走火入魔該如何醫治”,根本不管醫修弟子能不能跟上。

讓她吃盡了苦頭。

他道,跟得上是正常,跟不上就是天資愚鈍,完全不顧新入門弟子占了多數。

而年輕少年心高氣盛,誰願意成為師長口中的愚鈍之流,只能自己絞盡腦汁想辦法了。

虞飛雪很快注意到了石頭筆這個小玩意。

她把這有用的小法器跟秦巡說了,秦巡拿在手裏,研究了一番後,臉龐勾起一絲嘲諷,他高傲評價:“雕蟲小技。”

秦巡瞧不起這種東西,在他看來,歸元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門派,門派內有精妙絕倫的劍法,除此之外的符箓、丹藥、煉器都是雕蟲小技,都是外門弟子未來做雜役學的。

所以他道:“飛雪,這小玩意兒都是那些庸庸碌碌的外門弟子需要的東西,因為他們未來要做雜役,有一技傍身,便多了一份保障。而你沒必要這樣,你是天之嬌女,未來奴役他們即可。”

秦巡想也不想,把劍術之外的東西一律歸為雕蟲小技,他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八荒強者。

而什麽是強者?

自然是實力超群的人,一劍可石破天驚、翻江倒海,快意縱橫者,才是強者!

虞飛雪在虞府時,就被養得不諳世事,一聽便道:“原來如此,他們真是可憐。”

她想起了自己在虞府鐘鳴鼎食、肥馬輕裘,被婢女仆童環繞的小姐生活,也想起了那勘破天機的批命,忽然感到學醫太辛苦了,她未來陪著秦巡,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小仙女就好了,沒必要吃這種苦。

想到這裏,她擱置了石頭筆。

隨著那石頭筆出了一陣風頭後,煉器峰的弟子才收到消息,他們心有不服,“什麽小法器,我們煉器峰的弟子會不知道?”

他們找了門路,要來了一支筆,乍看之下他們皺起了眉頭,因為平平無奇。

他們是行家,隨便拆開就知道了構造,“原來是凝音石,沒什麽了不起的東西。”

凝音石,一種能凝結聲響,感受到靈氣,會發出輕微嗡鳴聲的礦石。

“一點小聰明而已,我也能造。”、“這敲擊手法太原始了。”點評聲不絕於耳。

自以為拆穿了把戲後,煉器峰弟子的驕傲又回來了,一個師兄卻平靜開口:“凝音石在礦山隨處可見,不是什麽稀奇的東西,那你們想過,拿它來冶煉、制造法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