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果斷的背刺,不死曼陀羅(第2/7頁)

別說不同種族的妖魔廝殺,同族廝殺都是司空見慣,像黑天妖魔,還會鼓勵相互之間廝殺爭鬥。

確認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有大魔率領著各族妖魔,來攻打深淵裂縫,余子清便放心離去。

這邊就交給餓鬼自己去處理。

他自己,則待在布施鎮裏,安心修行,穩固境界。

琢磨著怎麽開發新神通。

他人在這裏,其實就是表明態度了。

拿出一卷竹簡,余子清仔細參研,這是當年印姓的那位雅號八步劍魔的老人家送他的。

他當年參研過,只可惜,這是正兒八經的劍修典籍,他練不了,但裏面不少東西,還是可以學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大震,齊王調動兵馬的事,已經沒法掩藏的住。

他去開戰,跟大震直接跟大離開戰,沒什麽區別。

朝會之中,震皇似是無奈,公開下令,調動大軍,向南部邊境壓去。

而大離這邊,大離北境大軍,已經枕戈待旦,隨時準備迎敵。

而唯一可以隨意調動,戰力也極強的西荒軍,明面上,是在西北安營紮寨,實際上,戰力早就向著南部調動了。

有余子清當中間人,以錦嵐山如今表現出來的實力。

要頂尖高手有頂尖高手,要人,我也有上千萬隨時可以空降的餓鬼。

大震信不過大離,大離信不過大震,都怕被背刺,可卻都能信得過錦嵐山。

真要是出什麽意外,那就是打錦嵐山的臉。

以背信棄義,背刺對方得到的好處,顯然是不值得把錦嵐山得罪死。

而且,相互配合,大家都有好處。

這才是大震和大離願意配合的前提。

大乾這邊,一紙調令,被鯤遊帶出了都城。

乾皇突然下決定,不止宋承越意外,朝臣也都很意外。

軍令如山,大乾常備軍力,往日裏有一半都在北部,剩下那一半,分散到東西南三個方向。

只是前些年,東海出事,跟東海海族摩擦加劇,南海異變,還有西面荒原裏,錦嵐山異軍突起。

還有大兌即將歸來,往日裏在北部的一半兵力,分出來了一半,在這三個方向。

要不然的話,整個大乾鎮守邊疆的一半兵力,都在北部,想要跟大離幹架,壓根不需要去找大震遊說。

如今再怎麽調動兵力,其實也比不上三十年前乾北的兵力。

乾皇這為了幹架而幹架,目的壓根跟幹架輸贏沒太大關系,他也不是很在意。

大乾調動兵馬,隱藏不住了。

大離南部也開始做準備。

然後就是例行的互相出使使節,互噴口水,搶占道德制高點。

如今再多了一個,就變成了聽玉圭的人,也能在各自頻段裏,聽到雙方互相甩鍋,如何如何。

然後,莫名的,玉圭的銷量暴漲了……

但外面再怎麽說,其實都沒有一個說到核心的地方。

大震、大離、大乾幾乎同時出兵。

看起來一場大亂戰不可避免。

大震朝廷的大軍出征,直奔南部邊境,也就是齊王的封地。

而齊王封地之中,隨著李星晨親自出馬,越來越多當時看起來沒什麽的問題,都被挖了出來。

當年老齊王壽盡而終時,跟在老齊王身邊的老仆,已經先一步死了。

老齊王當時的貼身護衛有四個,有三個後來都是被齊王重用,還有一個也是橫死了,死在於其他封王的交鋒之中,看起來沒什麽問題。

還有一個當時就覺得老齊王死的蹊蹺的老部下,後來退下之後,便莫名其妙的閉嘴了,因為他的三個兒子,兩個橫死在外面,就剩下最後一個。

這一個事,難的不是怎麽挖,而是發現第一步嫌疑,去挖掘更深的東西。

沒人挖,自然沒事。

如今齊王是不是做了弑父的事,對於老齊王舊部很重要,但是對於現在來做事的李星晨老說,已經不重要了。

齊王兵馬,壓上邊境,大震朝廷的大軍,也進入了齊王封地,繼續向南壓去。

大離北部邊境,大軍枕戈待旦,持續向前推進。

然而,當夜,當大震朝廷大軍,壓到齊王封地首府,便第一時間將其圍住。

齊王大軍之中,已經退下去的好幾個老齊王舊部大將,德高望重的老人,進入大營之中。

振臂一呼,控訴齊王暴行,再加上李星晨提前安排的人,為了預防萬一唱雙簧的。

大軍從嘩變,到再次掌控,穩定下來,全程只花費了一個時辰。

一群德高望重的老將,親自出面,再加上老齊王舊部,一個個大營,都開始被控制下來。

弑父繼位,這種事,在大震極為敏感。

就像當初襄王扯旗造反,也從來沒說過,要把他二叔宰了,甚至名義上,從來都沒針對過震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