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年深只穿著件松針紋的圓領袍,顯然是在房內看完密報就直接過來的,連禦寒的鬥篷都沒披。

見他指尖凍得發紅,顧念連忙回身倒了杯熱飲子塞過去給他暖手,“你打算出兵襲擊平州?”

“嗯。”年深握住杯子,下頜輕動,“不止是平州,我打算一路往南,至少打到幽州南面的定州或者恒州。”

按照鎮東軍的反應速度,等他們到了定州或者恒州,集結反撲的大軍就差不多該到了。

“會不會太急了點?”顧念原本還想著他們占領北地之後,再好好的埋頭發展兩年,把北地的經濟基礎打得堅更實些,糧倉和腰包都塞得鼓鼓的,兵強馬壯,裝備精良,到時候再揮兵南下,豈不是摧鋒陷陣,所向披靡,很快就能橫掃天下?

“咱們不打過去,他們也會打過來的。”年深大致能猜到顧念的想法,但這件事不是他們不想打就能解決的。

這幾年裏,他們在修養生息,鎮東軍同樣也在恢復之中,有了些許出兵的底氣。眼見著他們日益做大,呂青絕不會袖手旁觀,現在平洲薊州等地的異動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就讓他們來唄。”顧念撇了撇嘴,他們當初選中渝關,不就是因為這裏易守難攻,占盡地利麽?以他們渝關現在的兵器裝備,鎮東軍絕對攻不下來。

當初鎮東軍被契丹連破十一座城池,至少賠進去十幾萬的兵卒,損失極為慘重,這幾年雖然能會恢復些,但實力肯定照當初出兵拿下長安的時候還是打了不少折扣的。

“既然一定要打,不如以攻為守。” 年深放下杯子,提筆在桌案上勾勒出一張大梁的地形草圖,順著平州、薊州、幽州、定州、恒州的位置畫出一條出兵路線圖,然後又圈出了旁邊的水道,“把戰場放在這裏,才會盡可能的減輕對渝關和北地的影響。”

看到年深標出的水道,顧念才恍然領悟年深的意思。

渝關城和北地現在物資不足的部分,大致有五成靠秋濃渡的貨船從南方購買補給,三成依賴涼州那邊補給,這八成加起來走的都是水道,剩下的兩成,則是靠著那些零散行商的商販們帶過來。

這些物資從渝關經轉,再分散到他們身後現今的二十幾個城池。

這次既然多個州縣調動兵力,鎮東軍肯定想將他們徹底鏟除,永絕後患,顯然不會小打小鬧善罷甘休,大概率會出現圍困他們的情形。

如果真的按照他剛才的說法,死守渝關,那麽這條物資補給線基本就全部癱瘓了。到時候別說發展經濟什麽的,渝關以及其它城池去年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生活,立刻都會大受影響。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就是重新啟用陸路運貨線,從草原繞行過來,二是開辟更遠的海道航線。

秋濃渡的貨船航線,基本是沿著內陸的運河航線走的,最初也只走到薊州,只有最後到渝關的這一小段,是後來經河道入海,額外拓展增加出來的。

海上風浪大,天氣變化無常,比在內陸的運河的行船難度大大增加,單是這一小段臨近海岸線的路線,就讓秋濃渡的貨船吃了不少苦頭。

如果全程走海道,速度無法保證不說,危險性也肯定會大大增加。

至於那些零散商販的部分,恐怕更是會直接‘消失’。

而按照年深的計劃,主動出擊,先發制人,戰場的位置就會被‘帶’到定州和恒州附近,屆時兩軍僵持的位置距離運河水道尚有距離,除非鎮東軍封鎖河道,否則定然會將這場戰事對北地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的範圍。

死守渝關只是當初他們兵力不足的最保守做法,以他們現在的兵力和狀況,完全可以打得更犀利些。

就是不知道後面會不會有什麽異動。

“到時候方曜日聽到咱們跟鎮東軍開戰的消息,會不會不安生?”顧念皺了皺眉,想到另一件事。

契丹人那邊他倒是不太擔心,從上次方曜月倒台的時候,他們都沒有趁火打劫出手搶幾個臨近的城池來看,契丹那邊應該是被上次兵敗傷得太重,現在的戰力遠遠還沒有恢復,所以主和派占了上風。

年深顯然早就想到了這點,用筆又圈出了跟方耀日靠得最近的利州和青古,“以他的性格,會出兵的概率不大,不過,以防萬一,那邊還是要請你阿兄幫個忙看著那邊。”

方耀日這人其實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力一般,所以也沒什麽太大的野心,只想著偏安一隅。

他的性格在方家三兄弟裏也是最為保守和平和的,平和到了甚至有些窩囊和懦弱的地步。否則他身為嫡子長兄,又是第一個進軍營掌權的,占盡時間和身份上的優勢,怎麽會還是壓不住兩個弟弟,最後鬧到鎮北軍‘三分天下’,四分五裂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