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天邊新月如鉤,百來個人趁著夜色悄悄翻過了東邊定州跟滄州交界處的那座矮山。

“什麽人?站住!”

那些人剛從山腳的那片林子裏走出百來步,前方就傳來厲聲喝止。

一隊巡查的兵卒匆匆地趕了過來。

夜色之下,他們初時只是覺得定州的兵卒騎的馬似乎有些矮小,隨後就發現了不對勁兒,那些馬居然沒有馬蹄聲!

待到兵卒們趕到近前,那些人才發現他們騎的根本不是馬,而是樣眾人完全沒有見過的奇怪物什,就像兩個馬車車輪被縱向擰到了一起。

見那些人站著發呆,為首的巡查兵卒單腳支地,急急停住了跨下的追星車,把掛在車把手上的電石燈點亮,雪亮的光芒霎時間將附近照得亮如白晝,晃得人睜不開眼睛。

“問你們話呢,什麽人?”

後面的十幾個兵卒則擡臂架起了弓弩,借著燈光齊齊對準那群人。

為首那人是個身材結實的中年農漢,看起來大約三四十歲的模樣,破衣爛衫胡子拉碴的,看見一排閃著寒光的弩箭對著自己,連忙‘噗通’一聲跪了下來,“軍侯饒命,我們都是滄州的農戶,過來逃難的。”

見他跪下,後面的百來個人也接二連三的跟著跪了下去。

拎著燈的兵卒皺了皺眉,語氣卻略微和緩了些,“不用跪,站起來回話。”

“是是。”那人又忙不叠地帶著眾人站了起來。

“滄州怎麽了?”說話的兵卒邊問邊打量著眾人

“回稟軍侯,滄州府內外眼下已經被一群暴民給占了,逼著所有人把今年該繳的戶稅和地稅都交給他們。

今年遭了災,大家收成都不好,根本湊不出那麽多稅賦。他們就派人來搶,實在沒有的就拉走人家的妻兒去充數,好多人當時就跑了。

前幾日,他們更是放出話來說是要打到長安去,逼著所有人都加入他們的隊伍。我們兄弟幾個膽子小,從小就是拿鋤頭的,連打獵都不會,哪裏會打仗啊,再說,造反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事情,所以咱們聽到風聲就嚇得跑出來了。

我在這邊有個堂兄,有幾畝閑田,我就想著帶人來投奔他。”那人覷著問話的那個兵卒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解釋道。

“既然如此,為什麽偷偷摸摸的半夜翻山過來?”

“稟軍侯,逃難的時候哪裏還顧得上時辰啊,我們是怕夜裏待在山上遇到猛獸有危險,才憋著一口氣翻過了山,想著到山腳下找個地方先熬一宿。”

“你堂兄叫什麽,住在哪裏?” 問話的兵卒揮揮手,示意後面的人把弩箭暫時收起來。

見他們收起武器,答話的漢子不禁松了口氣,“我姓胡,叫胡山,我表兄叫趙置,住在定州城東連陽縣趙家莊。”

“你們一共有多少人?”

“一百出頭。”

“都在這裏?”

“都在都在。”

“都是一個村子的麽?”

“不是,咱們最開始只有二十來個人,後來路上有後悔回去的,也有新加進來的,一來二去就變成這麽多了。”

“有正在生病的麽?”

“生病的倒沒有,就是連日趕路沒什麽吃的,都有些氣力不濟。”

說到這裏,農漢身後有個年輕人,肚子發出陣咕嚕嚕地響聲,正巧那個領頭的農漢一句話結束,四下寂靜,聽起來尤為響亮。

那人垂下腦袋,窘迫地抱住了自己的肚子。

“行了,現在時辰晚了,我先派人帶你們回哨棧。明天早上再帶你們安置所。”

“謝謝軍侯,謝謝軍侯。”農漢一疊聲地道。

那隊兵卒分了兩個人出來給這些難民帶路,其余的人仍舊騎著那怪模怪樣的輪子往北邊去了。

一行人跟著帶路的兵卒又走了小半個時辰,才來到那個兵卒口中的哨棧。

首先入眼的是片竹林,竹林前有兩座高達五六丈的竹樓,足足比滄州城的城墻還要高出倍余,暗夜之中,仿佛兩柄巨刃沖天而起,氣勢迫人,看得那些難民目瞪口呆。

再走近些,隱隱還能看到上面有人影晃動。

領頭的農漢瞬間明白了,這兩座竹樓是專門用來瞭望觀察周圍的動靜的。

他心裏不禁有些後怕,難道他們在山上一冒頭的時候,這邊的人就已經發現了?轉念一想,卻又覺得不太對,那座山離這裏還是很遠的,即便站在上面應該也看不到啊,難道這些人有千裏眼不成?

繞過竹林,就是排簡易的竹屋,帶路的兵卒指著其中兩座竹屋對他們道,“地方不夠,大家今晚將就下,但至少這邊有我們巡視,安全得很。我去給大家煮點米湯墊墊肚子,明天去了臨時安置所就有粥喝了。”

聽到那個兵卒還要給他們去煮些米湯,那些難民詫異的互相對視了一眼。

眾人擠在屋內外,背靠背地睡了個囫圇覺,天色剛亮就被叫醒,又各自灌了小半碗熱米湯,便跟著兩個兵卒往他門口中所說的臨時安置所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