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玉璽?顧念眨了眨眼睛。

“呂青當初逼薛綜退位,就是為了拿到名正言順的拿到玉璽。”年深頓了頓,又補充解釋了句。

經年深這麽一提醒,顧念倒是想起來了,在平行時空的那段歷史裏,自秦刻印出傳國玉璽之後,它確實就成為了皇位和天下的一種具象性的象征,每逢朝代更叠,政權交替的時候,作為‘受命於天’的符應,以昭正統。

所謂‘名正言順’,大概就是呂青走的這種模式,舊朝的皇帝公開退位讓‘賢’,昭告天下,交出傳世玉璽。

“在長安的時候沒找到玉璽?”

長安是這個時代的唯一超級大城,占地面積大,城內的常住人口也多,相應的,戶籍交接和普查的事項也就變得特別雜亂,各種意外狀況層出不窮。顧念當時光在忙著帶領鎮西軍的人處理縣衙交接的事情就忙得焦頭爛額,完全沒有關注過這個部分。

“大明宮內外搜了好幾遍,都沒有找到玉璽,當時我猜測應該是被呂青帶到江都來了。”年深給顧念又倒了杯飲子,“杜泠他們今天在鎮東王府搜尋的時候也一無所獲。”

顧念皺了皺眉,“難道說,玉璽在陸溪手裏?”

否則他怎麽會無緣無故的說出‘名正言順’這種話?

陸溪來投,對鎮南侯來說,原本就是如虎添翼的事情,如果他還帶著玉璽,那對周寮來說恐怕更是個誘惑巨大難以拒絕的條件。他想做皇帝的話,便可以用玉璽爭個正統的‘名分’,即便他不想做皇帝,也可以打著‘獻璽’的名義,以玉璽為籌碼跟鎮西軍談許多條件,簡直是百利而無一害。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狀況,陸溪還沒把玉璽交給周寮。他手上有玉璽作為倚仗,敢堂而皇之的出入鎮西軍大營也就情有可原了。

“有這個可能,”年深點了點頭,顯然也是想到了類似的情形,“不過,也有兩三個鎮東侯府的仆從跟杜泠說,昨天晚上看到呂青的夫人抱著一個紅色錦緞的方形包袱上了馬車,從他們形容的尺寸來看,很像是玉璽。”

這麽說來玉璽也很有可能被呂青的家人帶走了,所以他才特意派了一千的精兵隨行保護?

顧念怔了怔,難道玉璽是半途被陸溪派人從呂青家人手裏劫走的?

顧念這才明白年深為什麽突然派人去叫葉九思,小世子是負責在海上圍堵那些逃散的鎮東軍的,如果呂青的夫人真的帶著玉璽,應該已經搜到了才對。

按照之前葉九思說的,他一個時辰前才到,那時候筵席已經要開始了,估計年深根本沒有時間跟他細談,也就不知道葉九思那邊繳獲物品的具體狀況,這會兒自己提起來,才想到找人過來細問。

他們討論的這段時間,葉九思就已經動作迅速地趕到了帳前。

“三郎,師父!”進帳的葉九思跟他們打了個招呼。仿佛心有靈犀似的,他身後帶的兩個親兵手裏各自捧著個包袱,左邊那人手上捧著個扁長形的木匣,外面裹著綠色的包袱皮,右邊那人則捧著個紅色錦緞的包袱,裏面裹著個方方正正的盒子,跟年深剛才說的幾乎一模一樣。不過,紅色的那個包袱下半截顏色發暗,隱隱還帶著潮氣。

小世子風風火火幾步跨到近前,讓身後的親兵將東西放到年深的桌案上,他揮揮手,那兩名親兵便退了出去。

“剛才太急了,沒來得及給你,這個是從呂侯夫人那裏搜出來的玉璽,這個是墨青讓我帶給你的,至於那些金銀珠寶什麽的,今天時辰太晚暫時都堆在後帳了,明天你記得讓夏初去點數查收一下。”

沒有了外人,葉九思的舉止也隨便了些,坐在旁邊單手支頤,指著桌上的兩個包裹一一解釋。

“對了,找我什麽事?”

“就是想問你找到這個沒有。”年深下頜輕動,點了點桌案上那個包著紅色錦緞的包裹。

“必須找到,”葉九思笑了笑,漂亮眉眼間閃過一絲得意之色,“那位呂侯的夫人最後一直緊緊抱著這玩意不松手,直接投海自盡了。幸虧我提前派人張網守在底下,她一跳下去,就連人帶東西都從海裏撈出來了。”

原來還掉到過海裏,怪不得看起來好像是濕的,顧念恍然了悟,“打開看過麽?”

“看過。”葉九思邊說邊上手解開了那個包袱,露出裏面那個光彩照人的漆盒。

盒蓋上髹黑飾朱,龍紋連綿,宛若浪花,流動飛揚。

打開盒蓋,底座的方形凹陷裏襯著軟綢,中間端端正正的卡放著一枚白玉印璽,上面的印紐五龍交纏,雕工精湛。

年深伸手拿出那枚玉璽,露出四方形的底座,翻轉過來,是八個漂亮的篆刻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因為浸過海水,刻印裏殘留的紅色印泥還是種濕漉漉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