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邏輯自洽

◎【你真的不想成為舉世矚目的天才,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嗎?】◎

孫老五這便知道,這是小公子給他的考驗來了。

孫氏商行能不能保得住,估計全看此刻了。

他不敢隱瞞半點,和盤托出:

“尋英雅集是燕國每五年一次的盛事,在永寧城的應天書院舉行,天下文人皆可前去。

在雅集舉行前一月,想要入尋英雅集的人須得在城中公開比試學識,不拘是玄學清談、君子六藝,又或是醫術機關,只要能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造詣,便能得到識英箋,在尋英雅集開放那日持箋入內,從山下經受一關一關考驗後登頂,一日之內所有登頂之人會在第二天公開比試,選出魁首。

魁首之名不出一月便能天下皆知。到那時,魁首不論是選擇出仕做官,還是選擇留在書院讀書,都是天下各國搶著要的人才。”

孫老五說完,羨慕地補了一句:

“只要能在這尋英雅集上有些名氣,就不愁前路了!”

祝淩懂了。

這尋英雅集層層設限,嚴苛無比,奪魁必然無比艱難,正因為如此,這魁首之位就極有含金量。

世家子弟若是得了魁首之位,那自然仕途坦蕩青雲直上,出將入相不在話下,可謂是錦上添花。

寒門學子若是得了魁首之位,無異於立刻改換門庭一步登天,從此通天坦途盡在眼前,若好生經營,說不定百年之後又是一個新的世家。

再退一步,就算拿不到魁首之位,只要能在尋英雅集那日登上山頂,便都是各國需要的、會禮遇有加的人才。

系統也跟著聽了一耳朵:

【好家夥,這不就是古代版的天才少年交流大賽嗎?】

【靠這五年一次的活動和它後續的影響力,就算在個死城裏舉行,也能把這個城的經濟盤活了!】系統小圓球感慨,【這想法也太妙了!】

“想法雖妙,但若要執行,卻是困難重重。”祝淩在意識裏和系統感慨,“能將這般難事做成,應天書院的掌院,真可謂是七竅玲瓏心啊!”

這尋英雅集雖只是一個篩選天才的文會,並不怎麽插手人才去留,但細細想來,光是這雅集設在燕國境內,便值得說道一二了。

雅集設在燕國境內,人才紛紛入燕,短時間內,燕國就能聚集天下大半的人才,應天書院的尋英雅集給了許多苦無出頭之日的學子一鳴驚人的機會,定然會換來他們的感激之情,這時的燕國國君只需擺出禮賢下士的態度,表現出自己對人才的渴求,必然會有大批寒門學子選擇入燕。

雖然短時間內不見成效,但長此以往,寒門勢力便能與世家勢力在朝堂之上分庭抗禮,再加上皇權臂助,待寒門占據上風,國君將軍權掌於己手,便再無掣肘,可以大展拳腳,燕國雖小,人才濟濟,在亂世之中未必不能有一搏之力。

“呵!不愁前路!”這些分析在祝淩心內極快地閃過,但她面上故意露出一抹不愉來,作勢要往外走,“那登上山頂與得了魁首之位的人,確實是不愁前路,燕國的尋英雅集,不過是白白給他人做了嫁衣!”

孫老五既知她是回燕國,便猜她極有可能是燕國的士子,見人才不入燕,自是焦灼,而他剛剛一著急,便忘了避諱這些東西。

他現在才意識到,他話語中的確有些不妥當。他的腦門上不由得起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見祝淩都快要跨出孫氏車行的大門了,他忙上前幾步攔道:

“小公子息怒,適才是我說錯話了。”

“今年的尋英雅集,小公子不妨去看看———”他有意壓低了聲音,“據說應天書院的掌院,有意收今年的魁首為弟子呢!”

“空口無憑,道聽途說。”祝淩面上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模樣,實則耳朵都豎起來了,“誰知道是不是消遣人的玩意兒。”

“這可不是什麽假消息。”孫老五說,“我們東家花了大價錢才買到這個消息,消息渠道可靠得很。”

“花了大價錢的消息,就這般說予我聽?”祝淩眼中露出一點早就知道的神色,“該不會是……想用這個消息敲詐我一筆吧!”

孫老五連道“不敢”,消息本就是圖一個快,第一手的消息才有價值,越往後去越不值錢,他本想用這消息賣祝淩一個人情,但觀她神色,她卻是早已知曉了。

身在蕭國卻能早早知道燕國秘事,想必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祝淩的身份怕是比他猜想的只高不低。

孫老五暗暗松了一口氣,雖然遺憾人情沒賣出去,但他也誤打誤撞地向小公子證明了他們孫氏車行的“誠心”。

不出他所料,那小公子停住了外出的腳步,轉過身來:

“雖然消息我早已知曉,但看在你們誠心的份上,錯處我便不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