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庭有枇杷

◎難怪庭有枇杷,歸類在心有靈犀一點通。◎

“可需要我幫助?”宋蘭亭問,他知道祝淩有分寸,行事有自己的尺度和底線,常人很難在她手裏占到便宜,但這也並不妨礙他擔心自己的小徒弟吃虧。

祝淩想了想,道:“確實需要借老師人手一用。我今晚會寫幾篇詞賦。若是他們不將今日之事大肆宣揚,這詞賦便只當我沒寫過,若是他們宣揚,那便將這些詞賦一起,在茶樓酒肆之間傳揚開吧。”

祝淩並不打算寫燕王召令背後的狹小氣量以及無容人之心的君王氣度,相反,她會借著燕王召令將其大誇特誇,將他誇成比燕昭王還要厲害的再世明君,燕國百年不出世的聖人,有天下無可比擬的賢明。

等這歌功頌德的氣氛炒起來了,再來一波拉踩,風格類似於現代的通稿,大致內容翻譯如下———

“驚!天下最賢明的君主竟是燕王!”

“燕王求賢若渴,對人才不惜千金鼓勵!”

“燕王惜才,亂世仁君之相,蕭國暴君,嚴刑峻法,無王之氣度,失道寡助!”

“韓國君主年幼,攝政王狼子野心,燕國國君雖年邁,卻大權獨攬,幼時便有驚世之能!”

“楚國國師曾見燕王一面後心悅誠服,言‘天下有德之君,非燕王王莫屬’。”

……

她就不相信,天下文人忍得住他們的國家人物被這般詆毀還默不作聲,要知道這些文章可是把天下間所有的傑出人物全拉踩了個遍,就算一個國家的文人忍得住,也不代表所有國家的文人都能忍得住。

更何況,尋英雅集的爭魁比試今日才結束,永寧城還有不少他國文人沒走,怕是文章一傳出去,便會開啟一場紙上罵戰。

天下各國英才頻出,燕王老邁昏聵,說他是位好君主都有些過於擡高了,更別說和其他國家的帝王比。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文人筆似刀,殺人不見血,雖不至於把燕王直接打入塵埃,但也能罵得他短時間擡不起頭來。

系統感受到了祝淩心裏的想法,數據一麻:

【這明褒暗貶的詞賦發下去,燕王怕是要被罵得狗血淋頭!】

和那些能人比,燕王簡直就是登月碰瓷了好嗎!

宋蘭亭道:“只需要我借你些人手?”

“對。”祝淩點頭,“老師不用擔憂借我的人手會有什麽損傷,我只需讓他們寫一寫充滿了溢美之詞的詩賦。”

她會寫幾篇範文,然後對這些人進行寫作指導,務必要讓他們寫出全篇辭藻華麗的感覺,寫出那種對燕王無與倫比的崇拜之意。就算某日東窗事發來查閱他們所寫的文字,也只能看到他們字裏行間對燕王的全然的尊崇。

文人對君主全身心地崇拜和贊美,於情於理,君主都沒辦法對他們心生殺意。如果連這樣崇拜你、敬仰你的人都殺,那這樣的君主還有跟隨的必要嗎?

所以一旦布局成功,燕王只能吃這個啞巴虧。

不過,除了這件事以外,祝淩還想起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

“老師應該有自己的消息來源吧?”

宋蘭亭點了點頭。

“我想找老師要兩個人的資料。”祝淩道,“羌國公主樂凝,羌國太子樂珩。”

宋蘭亭沒問她為什麽突然要這個國家的王室資料,只道:

“羌國公主樂凝,兩月前入蕭後不知所蹤,不清楚她如今去向。羌國太子樂珩———”

他皺了皺眉:“據消息說,他已返回羌國,南王謀逆沖擊宮廷,看似勢無可擋,但已被他瓦解大半,估摸月余時間,叛軍聲勢便會冰消雪融。”

祝淩突然問:“老師覺得羌國太子,可是明主?”

她後續又零零散散得了部分小公主的記憶,不得不說,羌國太子在樂凝面前,當真是一個十足的好哥哥,她倒是有些好奇羌國太子樂珩在她老師這裏的評價了。

但令她意外的是,宋蘭亭搖了搖頭。

“羌國太子,心思縝密,行事常常另辟蹊徑,不拘一格———”宋蘭亭想到他得到的消息內容,皺眉道,“但他講求斬草除根,聲勢手段如雷霆,過於酷烈了。”

祝淩滿頭問號。

這和她記憶中的形象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只能說是毫不相關。

“行事酷烈?”

“他每攻破一座城池,便將倒向南王的官員抓起來關到一處,然後將他們的家產分給受苦的百姓。”

系統小聲比比:【這好像沒什麽問題?】

“然後到了下一座城池,他便讓人將這些官員一半砍頭掛在城墻邊,另一半推到陣前,當著敵軍的面,或車裂或淩遲。”

系統倒吸一口涼氣:

【……恐怖如斯!】

“在將這一半官員殺完之後,他就會派人喊話,說南王謀逆,若百姓能將叛軍裏的官員擒獲,按官員品級,品級低的給百姓賞土地田莊銀票,品級高的則對百姓封賞榮譽爵位,同樣給土地銀兩,爵位甚至可以蔭及三代子孫。若有願意為他傳遞消息者,也有封賞。這般恩威並施之下,他一路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