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天下大勢

◎這是她到了這個世界,第一次這般明確地接觸天下大勢。◎

祝淩打著“好好看看田莊”的名義,無視了曾夫子恨鐵不成鋼的目光,硬生生往後拖了半個小時,直到掃描時間完全歸零。

系統地圖上田莊旁屬於山的那一塊,最後一句已經變成了———

【煤礦面積:中型(874萬噸)

注:該煤礦類型為露天煤礦。】

祝淩眼前一亮。

露天煤礦好啊!只有礦層上方有一層表土,難怪開采難度只有兩顆星!

祝淩本來打算上山看看,但她突然遲疑了,不管比賽前還是現在,她都沒有聽說過遊戲世界裏在使用煤———也就是說,煤是一種沒被發現的珍貴資源。

如果說玻璃是暴富買賣令人心動,那煤就是提升鍛造武器的關鍵之一,進能保民生、退能升武力,她就不信在煤投入使用後,沒人看不出它在各方面的妙用。

所以……這煤暫時挖不得,就算挖,也不能大張旗鼓。

還沒等祝淩想清楚什麽時候挖最好,她就被急不可耐的曾夫子帶回去了,一路上只能聽到馬蹄噠噠的響聲。

進了城門,經過大街時,祝淩聽到了爭執的聲音———有不少書生在辯論,那聲音真是一聲高過一聲。

祝淩先聽到了一段發言:“燕王勵精圖治,節儉愛民,仁厚禮賢,有堯舜之風,又兼文韜武略,樣樣精通———”

說話的人話還沒說完,便被其他人打斷———

“燕王勵精圖治,故而燕國境內流民四起,燕王節儉愛民,故而宮中金台高築,燕王仁厚禮賢,故而昏庸不自知———”說話的人啪啪鼓掌,“好一個堯舜之風啊!”

周圍的人紛紛哄堂大笑。

在笑聲中,馬上就有人出聲反駁:“天災頻出,地收減產,百姓無食,化為流民……”

他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最後下了一個結論:“天意難違,怎可怪罪仁德之君?”

……

祝淩暫時叫停了馬車,掀了車簾,便看到那路邊圍了一大群書生,涇渭分明分了兩邊,正在面紅耳赤地辯論。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她只覺得好像有人在其中煽風點火,兩邊越辯越生氣,如果不是讀書人信奉動口不動手,怕是已經打起來了。因為他們辯論得激烈,陸陸續續有不少旁聽的書生加入,各持己見,越吵越兇,什麽“燕王可取天下”、“楚帝與燕王幼時遠矣”等各種離譜的論點逐漸出現,引來新一輪的互噴。

這水軍看起來還挺合格的。

祝淩放下了車簾,馬車慢悠悠地從這些辯論的書生身邊走過,離得遠了,還能聽到有些嗓門大的書生高昂的聲音。

祝淩垂了眼睫,接下來就要看燕王怎麽應對了,祝淩想到那道召令,覺得也不會有什麽錦囊妙計出現。

回了書院,曾烈把她一路帶到宋蘭亭的小院,又拉了宋蘭亭,說有要事和他商量。師徒兩人哭笑不得地帶著他進了書房。

等這些事情理清楚,天色已經開始昏沉了,祝淩口幹舌燥,一口氣把涼透了的茶喝了個幹凈:

“該交代的我都交代完了,曾夫子可滿意了?”

她看曾烈的架勢,恨不得動手給她搭個迷你窯,讓她先自己燒著試試,等那邊搭起來後直接投入使用。

曾烈皺著眉:“勉勉強強吧。”

祝淩:“……”

平時也沒看到懶懶散散的曾夫子對什麽這麽上心過。

等她好不容易脫身回了自己住的地方,天已經完全黑了,有一個人在房間裏等她,見著她後交給了她一沓厚厚的書信,便像一道影子一樣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祝淩把手裏的書信略微翻了翻,上面記載的都是各國如今的局勢情況,這是她到了這個世界,第一次這般明確地接觸天下大勢。

祝淩慢慢地翻看這些信,宋蘭亭給她的資料很多,但有不少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她最先懷疑過的蕭慎的身世,這一條下面便寫了兩種結果,一是蕭慎為皇後之子,二是蕭慎的身世有問題。

在蕭慎身世可能有問題那條下,祝淩看到了宋蘭亭的批注,大致意思是說,蕭國王宮某段時間出了一樁牽涉到巫蠱的大事,王宮裏有所關聯的半數宮人被斬殺,剩下的一半也在數年間慢慢地銷聲匿跡,幾乎不剩什麽活口。

雖然巫蠱之事歷來被人所忌諱,蕭國王宮對這件事的處理也實屬正常,但祝淩敢用狗策劃的節操發誓,這期間肯定有什麽她不知道的玄機。要知道狗血和美強慘,也是《逐鹿》的主要賣點之一———能把玩家虐得嗷嗷叫的那種。

祝淩又翻了翻衛國的情報———這幾月裏,衛國倒是出了件大事。

常年體弱的衛太子在外出途中得遇大師,說衛太子命格有問題,衛國王室若能給衛太子換一個吉名,太子便能病痛全消,最終竟欽天監蔔算,改“琇”為“曄”,不曾想,衛太子從娘胎裏帶出來的弱疾竟然慢慢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