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尷尬現場

◎“我調的迷藥,怎麽在你手裏?”◎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祝淩換了一身騎裝,背了個裝著換洗衣物的包袱,騎著馬走在官道上,三日後就是秋狝,燕國王室果然給應天書院發了邀請帖,邀請書院裏的學子前去參與這場田狩盛事。

所以今日,應天書院的學子們便陸陸續續出發了,先生們並不統一帶隊,而是給予了學子們充分的自由度,只要能在三日內到達秋狝地點即可。

祝淩詢問過往屆參與秋狝的學長,只需一日半便可到達的地點卻給三日之久的原因———

是因為先生們在通往秋狝地點的主路上設了路障,有時是迷了路的稚童,有時是癱倒在路邊的老嫗,有時是擺攤賣藥的攤販……他們致力於給眾位學子無聊的趕路生涯中增添一點小小的樂趣。

心腸軟和一點的學子肯定會忍不住幫忙,但如果不能合理安排時間,就會遲到失去資格,心硬如鐵的學子也可以選擇視而不見繼續趕路。

但在路邊需要幫助的人身上都會有一塊牌子,只要你完成救助,就能得到木牌,木牌越多,學子可以住的帳篷就越好。

俗稱,多勞多得,不勞不得。

祝淩才剛出門半日,路上就看見了三四個需要“幫助”的人,她視而不見,一騎絕塵。

徒留那些剛開始演的人一臉懵逼地看著遠去的灰塵。

【第三個……】系統幽幽地說,【不是應天書院食堂負責打菜打飯的大嬸嗎?】

祝淩在腦海裏回憶了一下,微微點了點頭:“確實。”

雖然故意換上了一身破破爛爛的衣服,把頭發抓得亂糟糟的,還在臉上抹了鍋灰,搞得像個落魄乞丐,但她的身形、臉型、五官輪廓都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你真的不打算去弄幾個牌子嗎?我總覺得剩到最後的學子住的帳篷,肯定相當———】系統換了一個委婉點的詞語,【另類。】

“牌子肯定要弄的,但是前期沒必要,後面倒是有個不錯的機會。”祝淩說,“我出發的時候應天書院都不剩幾個學子了,估計最前面的幾個任務十有八九被做得差不多了。”

要知道,每一個人物身上只有一塊牌子,所以肯定會出現做了任務,牌子卻已經被別人捷足先登的情況。

祝淩之所以走得遲,是因為這半個月裏,隋參軍還沒逮到小麥磨坊案的兇徒,永寧城的街道上肉眼可見地多了不少巡邏的軍隊。

雖然城中氣氛凝重,但跟在祝淩身後盯梢的人卻是撤走了,他們前腳剛走,祝淩後腳就去把那件缺漏的衣服補上了。

不出她所料,在盯梢的人剛撤走後的第二天,隋參軍帶人來了一次襲擊檢查,當然,無功而返。

在這之後,祝淩又斷斷續續準備了一些東西,開著技能對這些物品進行了改動,保證她一旦有需要,這些東西被拿出來後也不會被人查到購買地點,所以她的包袱比常人大了不少,自然要避開其他人,到了秋狝地點時候,若有人問起,她便可以托辭說是在路上買了些吃的幹糧。

“統兒啊,你說你怎麽不是個玄學系統呢?”祝淩嘆了一口氣,“像什麽儲物空間、瞬間轉移、呼風喚雨之類的能力,多方便。”

【……】

【請尊重科學。】

祝淩笑了笑,她馭馬在官道上飛馳著,風卷起她的發絲,撫過那張充滿了少年意氣的面龐,如生於庭階的挺拔玉樹,有種迷人的魅力。

祝淩一路上快馬疾馳,偶然停下來做任務,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刻。

比如路邊有一個書生作冥思苦想狀,面前擺了一圈空白的扇面,要求是解出十個字謎換一把扇子,還要在扇子上寫一首回文詩,即“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這完全就是她曾經讀書時課余時間玩剩下的,祝淩猜完字謎,提筆不假思索地來了一首回文詩,順利地得到了牌子。

這塊木牌大約有兩寸長一寸寬,正面雕刻著“應天書院”四個字,背面的右下角刻了一個黃豆大小的“文”字。

祝淩翻身上馬,繼續前行。

她猜的果然不錯。應天書院裏,並不是所有的學子都是完全從文的,有的文武雙全,但還有十來個一心向武的學子在讀書方面只學了基本的啟蒙書籍,通曉大略的經義,遠遠談不上精通。

既然是要對所有的學子進行考驗,自然不可能將他們落下。雖然學子之間不允許相互搶奪,但學武的人少,武字牌肯定比文字牌更富余。

祝淩在路上看到出現人影的時候便會放慢馬速,細細觀察路邊人的表情,因為越往繁華的地方走,出現在路邊的百姓便越多,帶了木牌的人夾雜在其中,需要細細分辨。

祝淩走了大半日,便到了燕國的都城,燕國的都城比永寧城還要繁華一點,她被查驗了身份文書,繳納了入城費之後,就牽著馬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