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密信

◎並非好事。◎

祝淩念了十幾頁後,老和尚睜開眼睛,對著她搖了搖頭。

祝淩:“……?”

“有人來了。”他的目光望向他們兩人來時的方向,那條廊道裏,隱約有木輪壓過青石地面的聲音。

本來優哉遊哉坐在一旁喝茶的曾烈表情一變,他端起自己的茶杯,以極快的速度奔向屋舍,腳尖一點飛身入內,然後反手一鉤,門悄無聲息地合上,整套動作行雲流水,無比自然。

三人瞬間變兩人。

祝淩默默地合上書,她的目光也看向廊道的方向,廊道的盡頭,轉出來一個坐著輪椅的清瘦身影,是燕國大皇子燕焜昱。

燕焜昱推著輪椅,壓著滿地金黃的銀杏葉,緩緩向他們的方向行來,祝淩起身對他行了一禮:“見過大皇子殿下。”

她一開始以為來的人會是三皇子燕弘榮或是四皇子燕君信,但後來想想,她現在的身份,還不值得這兩位皇子屈尊降貴。

“子虛不必多禮。”隔著一段距離,燕焜昱虛虛地扶了她一把,然後他將目光轉向老和尚,“見過通明大師。”

老和尚對他點點頭:“大殿下尋我,我可有要事?”

不論燕焜昱要找誰,他這一句話之下,都默認了是來尋他的。

燕焜昱怔了一下,沒想到老和尚會這麽說。他的手搭在輪椅的扶手上,手指修長,手背上隱約可見青色的筋絡,他撫了撫自己膝蓋上的絨毯,問道:“敢問大師,這世間……可有公平?”

聽起來兩人像是要秘談的樣子。

祝淩起身:“大皇子殿下看起來要與通明大師詳談,我便先告辭了。”

沒等兩人中的任何一人再開口說些什麽,祝淩便走向了那條廊道的方向。

在祝淩離開後,老和尚不答反問:“殿下覺得呢?”

燕焜昱搖了搖頭。

“若要絕對的公平,這世間是決計沒有的。”老和尚短促地笑了一聲,“但殿下若要的是相對的公平———大多數情況下,也是沒有的。”

燕焜昱問:“為何?”

“我隨意舉些例子。”老和尚說,“比如有人遇到招攬,若是不想應,就是‘一臣不侍二主’,若是想應,就是‘良臣擇木而棲’,若以前者的要求來看待後者,那後者便是奸臣,若以後者的態度來對待前者,那前者便是愚忠;遇事若是想堅持,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若是想退縮,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二者孰高孰低,誰做得更對?”

燕焜昱:“這些難道不應該就事論事嗎?”

“易地而處,就事論事,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會被人所詬病。”

老和尚嘆了一口氣:“我年輕之時遊歷天下,曾見一家兩小兒爭一物,在雙方都不願意放棄的情況下,請長輩裁斷那物到底該屬於誰。”

“若大殿下是那兩小兒的長輩,大殿下會如何做?”

燕焜昱道:“若是以長幼論,當予長子,若是以手足論,該予幼子。”

他微微露出一抹苦笑:“但無論是給長子還是給幼子,始終都會有一人不服。”

他說的不僅是那故事中的兩小兒,更是他自身的處境。

老和尚重新閉上眼睛:“殿下既已心如明鏡,又何必再問?”

燕焜昱仍舊道:“我心中仍有迷障,還望大師解惑。”

老和尚閉著眼,擺明了拒絕的態度:“我本來就是被燕王囚在此處的普通僧人,如何解殿下心中的惑?”

燕焜昱搭在輪椅扶手上的手驀然收緊:“若是以離開此處為條件?”

老和尚再次嘆了一口氣,卻道:“貧僧力有不逮。”

……

祝淩重新穿過昏暗的廊道,走到了那座大殿裏,出乎她意料的是,大殿裏,明明前去大殿解簽的洛驚鴻也在。

她一出來洛驚鴻便看見她了:“烏兄———”

祝淩回禮:“洛兄。”

洛驚鴻見她時背對著大皇子帶來的人,臉上的笑瞬間垮了下去,左眼寫著“倒黴”,右眼寫著“晦氣”:“正巧在路上遇到前來普照寺見通明大師的大皇子,大皇子見我孤身一人,為防我無聊,便讓我與他同行。現在正好遇到了烏兄你,我們不若一道等等?”

他前面的語氣還略帶沉郁,後面就變有點興高采烈起來,看起來是十分不願意與燕焜昱同行,祝淩的出現,正好給他找了一個一同受苦的對象。

祝淩聞弦歌而知雅意,趁著老和尚拖住了燕焜昱,她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本來應該陪洛兄在此處等候大皇子的。”祝淩站著的角度面對著燕焜昱帶來的人,她臉上露出一點遺憾的神色,“但不巧的是,我與曾夫子約好了要一同返回,現在也不知夫子去了何處,我便先行一步,去尋他了。”

洛驚鴻:“……?”

很少對人使心思的洛驚鴻,第一次想使點壞,就慘遭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