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分飾兩角

◎若有疑問,隔簾詢我便是。◎

“嘩啦———”

羽翅振動的聲響後,一只雪白的鴿子落在了窗台上。這只鴿子咕咕地叫了幾聲,驚醒了窗後淺眠的人。

那人已至中年,續著一把美髯,眉目間依稀可見曾經的俊朗,生得一副慈和威嚴的模樣。

他從鴿子的腿上取下一個小小的信筒,將裏面的紙條展開,看完後,紙條被重新撚成小卷,隨意地拋到了硯台裏的墨汁中,墨汁頃刻間便將小卷上的字跡糊成一團。

他撫了撫鴿子的羽毛,將它塞到了早已準備好的籠子中,溫馴的鴿子開始啄食起食槽中的鴿糧,他就這樣看著鴿子吃完,然後漸漸打起盹。

“代巡使要是也有這麽聽話就好了……”他微微笑起來,“少年人啊……總歸是年輕氣盛。”

“大人———大人!劉大人!”

屋外忽然傳來急促的呼聲。

他皺了皺眉,上前打開門,門外站著的是惶急不安的下屬:“大人!陛下下旨了!昌黎郡的事馬上瞞不住了啊!”

“急什麽?”他撫了撫自己的右手腕,渾不在意的模樣,“不過是區區代巡使,又不是陛下親至。”

“疫民已經近萬了!死了三千有余———一旦生疫,是一村村、一鎮鎮地出事,只要一查戶籍便知!”他的屬下焦急道,“十室九空,這要如何交代啊!”

“宗族枝葉繁茂,人數不少,叫成年的男子與宗族分家,重立戶籍,然後各宗混合,搬入那些空了的村子裏去。”他不急不緩地吩咐,“你們做戶籍時,該含混的地方仔細些。”

“我們縱然造假又能如何?”他的屬下嚇得臉色煞白,初冬之際,頭上滾落豆大的汗珠,“劉大人,您別忘了燕京那邊是有戶籍存档的!”

“燕京的存档?”劉蘅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三年前,戶部存放戶籍的地方有老鼠啃斷了蠟燭,燒了幾架子文書,共計四個郡,合二十八個縣,昌黎郡的戶籍也不幸被燒了個幹凈。”

他的屬下只覺一陣眩暈:“……三年前那次,不是補上了嗎?”

“三年前,韓國犯邊,作為燕國與它接壤的昌黎郡,第一要務便是率軍抵抗,戶籍這種事情自然要往後延。”他道,“每次要上交戶籍時,總是會遇到天災人禍,這種種巧合,我又能怎麽辦?”

……巧合?怎麽可能會有這樣的巧合?

他的屬下心裏陣陣發寒,不敢再做聲,只道:“那我、我們便著手去準備了。”

劉蘅點頭:“去吧。”

在屬下告退後,他用火折子點燃了案幾上的蠟燭,然後從書架上一個格子裏取出了幾本書———這個格子是一個夾層格。

他敲了敲夾層的右下角,整塊夾板突然向下傾倒,露出了裏面一張薄薄的信紙,他將信紙取出來,細細撫過信紙上的褶皺,良久,忽然嘆了一口氣。

———信紙被人動過了。

在燕京與他合作的那些人果然急了,可調換他藏起來的名單又有什麽意義呢?他又不止藏了這一處。

劉蘅將信紙放到燭火之上,任憑火舌將它吞噬殆盡,火光倒映在他的眼睛裏,顯得他的神色有種別樣的、令人恐怖的意味。

“大人!大人———”

門外是略帶急促的敲門聲。

劉蘅擡頭,漫不經心地想———自從那位新皇帝派出代巡使的消息傳開後,他這裏就一天比一天熱鬧。

“這次又是何事?”他道。

終於見他開門的另一個下屬惶恐地回答:“您的宗族找上門來了!”

……他的宗族?他的宗族不是在雒縣嗎?

一念及此,劉蘅覺得自己的手腕好似又劇烈地疼痛起來。

“他們也敢上門?”劉蘅怒極反笑,“他們也有膽上門?”

他一甩袖子:“讓他等著!”

祝淩帶著大量的人馬,腳程並不算快,昌黎郡晚去一日情況便壞上一份,祝淩也不想在路上耽誤太多的時間,便決定將人分成兩批,一批白天驅車趕路,另一批晚上接替,這樣日夜兼程也需十日。

出行第二天,祝淩就開始搞事了。每隔一個時辰,她便會叫一名禦醫到自己的車廂裏去。於是車隊的眾人便圍觀了一場奇景———有的禦醫滿臉傲氣地進去,失魂落魄地出來;有的禦醫愁眉緊鎖著進去,興高采烈地出來;有的禦醫滿臉疑惑地進去,一臉匪夷所思地出來……讓人不由自主地對裏面的情況心生好奇,宛如百爪撓心。

午間暫時休息,埋鍋造飯之時,被祝淩約談過的幾位禦醫便在營地裏那些大夫身邊轉悠了,時不時還提兩個問題。例如某種藥草的藥性如何、哪兩種藥材放在一起可以治療風寒、哪幾種藥材藥性相沖?

這些問題是隨機點人回答的,被提問的大夫有人可以很快地反應過來,有人卻結結巴巴說不上話。暫時還沒被約談的幾位禦醫在一旁有些摸不著頭腦,其中一個喊住了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