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以工代賑

◎作為每個分類裏的傑出人才,他們絕不低頭認輸!◎

“最近從楚國湧過來的流民是越來越多了……”一個士卒拿著個長柄木勺在稀薄的粥桶裏攪了攪,舀上來一勺子稀粥盛到碗裏,他擡頭看了看那烏泱泱的、幾乎看不到頭的隊伍,愁眉緊鎖,“郡守大人說要開倉救濟,這一袋袋糧食倒下去,就像倒在無底洞裏似的。”

“我們只是做事兒的,哪裏管的了那麽多。”

旁邊和他搭話的人同樣守著一大桶粥,他的前面也排著一群灰頭土臉,瘦得皮包骨頭的流民,這些流民狀況好些的還能隨身帶個破碗或者就地取材用木頭做一個,但更多的人只是伸著一雙臟兮兮的手,讓他們將滾燙的粥倒在手裏,被燙得呲牙咧嘴也不肯松開。有的人捧著那捧燙人的粥甚至不敢往旁邊走,既怕被人搶了,又怕被人惡意撞翻,只站在他們周圍狼吞虎咽,看著又可憐又心酸。

“聽說楚國現在亂得很,到處都是起義,朝廷怎麽派兵都壓不下來。”打頭的那個士卒又接給人舀了好幾勺粥,沒多久桶裏就見了底,他用長柄勺子在桶內刮了刮,又湊出大半勺給了排在前面的流民,隨後回過頭,扯著嗓子大喊,“老李頭再提一桶過來!我這邊沒粥了!”

“老李頭!!”他的聲音粗狂得要命,周圍還沒喝上粥的流民眼巴巴地盯著他,竟然讓他有一瞬生出了不寒而栗的錯覺。

他又接連喊了好幾聲,後面臨時圍起來的簡陋營帳裏出來兩個人,一起擡著個大木桶,木桶上冒著騰騰的熱氣,此時才二月末,天氣仍是很冷得很,但這些熬粥的人卻都穿著件單衣,衣服汗得濕透。

“來了來了!”右邊擡著桶的人不耐煩地吼道,“你當是米下鍋了立馬就能變成粥嗎!”

他們倆合力將木桶擡到士卒旁邊,將那個空了的取走,被稱為老李頭的人在走前拍了拍士卒的肩膀,低聲道:“慢點分,少分點。”

他們新擡上來的粥更稀了,最開始救濟流民時的粥還能稠得立筷不倒,後面便一日比一日稀薄,而新擡上來的這桶,熬開的碎米已是清晰得粒粒分明。

用木勺將粥舀到人手裏,那摻雜了野菜的粥稀薄得就像水,能順著指縫流出來。

流民中果然有人生了不滿,烏壓壓的人群中,不知是誰藏在其中喊———

“這粥一天比一天稀,你們是存心要餓死我們不成!”

“最開始來時的粥稠得和飯一樣,野菜也少,現在就像是水,你們拿這些糊弄誰呢!”

喊話的人極其聰明,他藏在人群中,皮包骨頭、臟兮兮臭烘烘的流民們擠在一塊,也分不清是誰喊的。

“為什麽不給我們像一開始那樣吃?是不是你們貪了我們的口糧?”

“你們不怕遭報應嗎?那是我們活命的糧食啊!”

“說得什麽屁話!藏頭露尾的東西,有本事出來!”拿著長柄木勺的士卒氣得臉通紅,“我們好心救你們,你們還挑三揀四上了!”

安廬郡不過是與楚國靠得近的一座城,驟然接受這麽多流民,本就算不得富裕的郡縣在救濟了一段時間後便捉襟見肘,即使這樣,他們也沒放棄,沒想到卻引出了這樣顛倒黑白的指責!

“早知道你們楚國人是這麽狼心狗肺的東西,我們就不浪費這麽多糧食救你們了!”他說著說著更氣了,“有本事就不喝我們衛國的粥啊,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什麽晦氣玩意兒!”

被他目光掃視到的流民都畏畏縮縮地低下頭,而離他遠的、藏在更多流民身後的聲音卻沒有消減,反而愈演愈烈———

“你們就是被我們說中了才心虛!才惱羞成怒!”

“你們要救我們就得救到底,不然就是在害人!”

他們的言語技巧極有煽動力,不少每天吃的越來越少,餓的眼睛發綠的流民都受到了煽動,於是情況慢慢向極不好的方向發展———流民中產生了嘩變。

勉強維持起來的秩序傾刻間被打亂,有的流民撲上來搶奪士卒手裏的木勺,有的人伸著臟兮兮的手就往滾燙的粥桶裏撈,有的人推搡著他們,搶他們身上值錢的物件,有人則趁著這混亂的場景,想要偷偷溜到他們身後的城池裏去……一片亂象之下,負責施粥的百夫長當機立斷,抽刀砍了幾個鬧得最兇的流民,在鮮血的威懾下,這場小範圍的騷亂沒有進一步擴大,流民們在鮮血下立刻老實起來,又恢復成了那種畏畏縮縮的樣子。

沒人再敢輕視他們了。

之前還算得上祥和的氛圍傾刻間變得劍拔弩張,衛國的士卒們抽出刀對向那些手無寸鐵的流民,擺明了一副防備的態度。

擡上來的幾桶粥早已在剛剛的混亂中被推倒在地,稀粥流了一地又被人踩踏,已經在地上成了看著有些惡心的泥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