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冥冥之中*

紅色建築坐落在一片靜謐的山頭,沒有風吹的梧桐小路仿佛一幅靜止的畫卷。

輪椅穿過梧桐小路,最終在建築門前停下,葉語辰回頭對葉炳坤說:“我自己走吧。”

“好。”葉炳坤把輪椅交給自己秘書,叮囑在外等候,接著隨葉語辰一起走進了這棟康復治療中心。

中心內部也格外安靜,厚重的地毯消去了兩人的腳步聲。

四周全是英文的指示牌,鮮少來這裏的葉炳坤還會左右看看,而葉語辰已經輕車熟路地來到了醫生辦公室。

“你在外面等我吧。”葉語辰說。

葉炳坤點了點頭:“好。”

辦公室裏的醫生不是負責治療葉語辰腰病的醫生,而是心理醫生。

大約半年前,葉語辰的腰病就已經徹底控制住,不出意外,炎症不會再繼續蔓延。

除了腰痛需要注意以外,他的姿態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不了解他的人根本看不出來他有病。

但葉語辰卻不太願意離開康復中心。

他不想回到曾經的社交環境中,也不願面對別人惋惜和同情的眼神。

哪怕葉炳坤再三保證,不會讓別人對他說三道四,葉語辰還是寧願把自己封閉起來。

因此又在康復中心待了半年,直到找到讓自己平和下來的方法後,葉語辰這才下定決心回國。

“已經要走了嗎?”醫生是華裔,在跟葉語辰交流時都是說中文。

她知道葉語辰今天即將離開,也知道他是來跟自己告別。

“嗯。”葉語辰說,“我哥已經來了。”

“祝你一路順風。”醫生笑著說,“希望以後我們不要再見面了。”

健康人都不希望跟醫生見面,所以這也是一種變相的祝福。

“謝謝你,醫生,”葉語辰說,“如果不是你讓我嘗試寫作,我可能每天都還非常焦慮。”

——葉語辰讓自己平和下來的方法就是寫作。

只要沉浸在創作當中,他好像就可以忘記一切。

起初他只是寫一寫日記,記錄每天的生活,但他的生活實在乏善可陳,他便開始創作劇本,寫他和禹修的故事。

漸漸地,他的時間都被閱讀和寫作占據,他也沒有那麽多時間胡思亂想,心態便自然而然平和了下來。

不過葉語辰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文字有治愈的力量,還是從事禹修喜歡的工作讓他感到安心。

離開待了近兩年的康復治療中心,葉語辰踏上了回國的路。

雖說他目前的狀態比剛得病時好了不少,但他還是不願意去接觸曾經的朋友,以及那些愛說閑話的親戚。

葉炳坤買下了一座小島,一開始是打算給葉語辰修建一座療養中心。

不過葉語辰不想年紀輕輕就開始養老,便讓葉炳坤把療養中心改為了度假中心,這樣他既不用面對曾經的社交環境,也不算真正的與世隔絕。

從機場來到港口,再從港口來到碼頭,海上的一切都讓人感到新鮮。

度假中心的名字叫做雲漾山莊,沒有正式的大門,只有擺放在路邊的題有“雲漾山莊”四個字的巨石,而這四個字是葉語辰從病房看向窗外時,隨便想到的。

山莊的設計圖紙葉語辰沒有提前看過,因此來到島上時,他就像拆禮物一樣,在山莊各處逛了好多遍。

不得不說,這裏的環境確實很適合葉語辰。

島上的工作人員不知道他以前跳舞,即便看到他偶爾坐輪椅,也不會覺得惋惜,更不會覺得他可憐。

客人們更不會去打探他的隱私,只知道他是山莊主人,頂多揣測一下他坐擁多少資產。

在起初幾個月的新鮮感過後,葉語辰的生活還是逐漸歸於平靜。

他習慣了閱讀、寫作、經營山莊的日常,很少有事情能引起他情緒的波動,除非——跟那個名字沾邊。

電影播放結束後,葉語辰打開影音室裏的燈光,第一時間點開了某影評類軟件。

6.3分,比他的心理評分還要高一些。

他給影片打上了兩星,寫下了將近五百字的影評——或者說批評,最後還是看在禹修的面子上,他把兩星給改成了三星。

禹修的這部新片有很大的邏輯硬傷,盡管眾星雲集,也彌補不了劇本的缺陷。

而禹修在此片中雖然終於不再飾演學生,但他的角色是男主角的兒子,還是飾演那個年齡段的年輕人,並沒有逃出觀眾對他的固有印象。

“你就不能挑一挑劇本?”

葉語辰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下意識地點開了禹修的微信頭像。

不過當他看到幾年前的拉黑提示後,他打字的手又停了下來。

這些年葉語辰很少聊微信,甚至在最抑郁的時候還刪光了朋友圈。

他差點忘了,他已經被禹修給拉黑了。

拉黑提示上方,是葉語辰寫的一大段分手的文字,而再上面,是禹修連續一個月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