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拜師

自以為可以用師徒關系,束縛石仲魁的於洪高。

接下來不僅對他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還不厭其煩的告訴他,應天府也就是京師下面的知府,在文章上面的喜好。

而且大概是真高興了,讓管家去書房,把自己當年讀書考秀才、舉人時,師長傳授和他自己做的批注都拿了出來。

石仲魁大喜,同時心裏也確定了自己這位恩師,想要更多的扇子。

但於洪高這種做法,卻讓石仲魁恨不起來。

反而在心裏要感謝他。

雖然沒有進士考試,也就會試的資料。

但手中的十幾本注解和書稿,可以說就是考題秘籍,是無數窮苦學子,心心念念而不得的寶貝。

甚至可以用來傳家。

這情分不可謂不大。

但石仲魁心裏也清楚,錢財或者家傳扇子都好說,可想要自己為了於洪高而賠上前途,絕無可能。

參加完答謝宴,石仲魁就回了京城的家。

三天後,把注解和書稿全部抄寫完成,默默的把手稿放進空間農場裏。

閉著眼睛躺在竹制躺椅上,用思維在空間裏讀書。

這辦法還是他在縣試時,在空間裏準備了四書五經和眾多資料時,無意發現的。

當時看到考題上,腦子裏雖然很快想到原文和出處,但他還是想對照原書,免得出錯。

卻沒想到思維一動,空間農場裏的論語就自動翻開。

這在秀才和舉人的考試中,絕對等於作弊器。

多等了幾天,到了三月初,石仲魁用一袋20斤的粗面做報酬,雇了一輛馬車。

裝著百斤粗面,10斤桃脯、10斤柿子幹、10斤幹棗。

還有自己為了練字和加深記憶,特意再次抄了一遍的注解和書稿,連同原稿,一起帶到縣太爺家中。

因為是淩晨天還沒完全亮就出發。

到了縣衙時,街上基本上沒什麽人。

被管家接了進去後,東西也直接收進了庫裏。

原因則是石仲魁送的又不是錢,二石仲魁是實實在在的弟子。

別說百來斤的糧食、果脯了,就是再多十倍,也不會有人說什麽。

當然,也不會真有人傻乎乎的送上千斤的糧食。

吩咐管家先不急著叫醒於洪高,而管家見他這麽早來送東西,也是為了避免被人看到。

心中不由對石仲魁的好感立馬上了好幾個台階。

不過,想到只是吃食,又對他有些嫌棄起來。

石仲魁也不在意,送果脯的目的,是為了那個從來沒見過的師娘。

空間產出的果蔬,在口感上不會比宮廷采買的零食差。

再說,真正的禮物,是自己袖子裏的2把扇子。

既然於洪高的目的就是扇子,石仲魁當然不會一次性把扇子全送給他。

越是表現的糾結,不舍得,卻又真的送出扇子,於洪高反而會越珍惜。

然後為了他的科舉之路出謀劃策,甚至親自指點。

作為正牌二甲進士第五名出身的前輩,於洪高腦袋裏的經驗,可比注解和書稿更重要。

而且,他還留下了會試的經驗沒說。

你付出,我就支付回報,簡單、明了,還不用冒著吃官司的風險,搶奪他人祖傳寶物。

於洪高這種手段才叫高明,也恰到好處。

日頭升起來之後,於洪高穿戴整齊,走出臥房,就見管家等在院子外。

沒多久,用過早餐在書房裏等了一會,就見石仲魁捧著一疊書冊跟著管家走了進來。

揮手讓管家下去,於洪高強忍著心裏的期待。

接過自己的原稿,再看看石仲魁的手書,見字跡工整,比起縣試時的字也有一些進步。

不由撫須露出笑容道,“還不錯,看起來是用心了。”

“學生還要寫過恩師,這幾天邊抄寫邊琢磨,越沉進去,就越覺得自己以往只會背書,而不知書中奧義和道理。”

於洪高再次點頭,又聽石仲魁說道,“恩師手中的書稿,是學生第二遍抄錄的稿子。

這心有所得、自然就有些許進步。”

於洪高聽完一驚,僅僅是抄書,當然不難。

但要是真如石仲魁所說的一樣,是一邊書寫,一邊沉浸文章和注解中,根本不可能快的起來。

七天抄兩遍,等於還溫習了兩遍,這就有些不同尋常了。

可不等他開始考校一番,石仲魁就拜道,“學生無以為報,只能時常服侍於恩師坐前,認真聆聽恩師教誨。”

說完,就從袖子裏拿出個長條布袋,“恩師,這是弟子新些的兩篇時文。”

於洪高一見布袋的外形,就知道裏面是扇子。

又聽石仲魁的話,不由滿意的點點頭,這明擺著是送扇子,卻說成時文。

“你先坐,待我細細看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