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崽賣爺田

“是”,順兒明白石仲魁的意思,“我這就讓人去舅老爺那邊問問,應該很快就有消息傳回來。”

“嗯”,石仲魁點點頭,揮手示意順兒離開,自己卻在心裏想著,沒記錯的話薛蟠應該是五月初三的生日。

農歷五月初三也就一個月左右,換成現代時間,差不多6月初了,到時候送一些個大、品相極好的桃子過去,薛蟠肯定會覺得有面子。

坐在椅子上等著賈家人上門時,石仲魁的心神不由的沉入腦海中的空間農場裏。

那顆第一個種進農場中的桃樹,四個月前就已經六七米高,半米直徑那麽粗了。

可惜樹上還是只結20個果子,天天十斤,不多一毫,也不少一分。

而且,味道也沒變得有多好,甚至吃多了之後,石仲魁還覺得沒以前那麽好吃了。

所以,他也只留了一顆桃樹當念想,以期待這顆樹會因為年限,而慢慢變成靈果。

五個多月下來,期間連續把20塊田連續種了20天桃子,做成1千斤的果脯外,倉庫裏現有的新鮮桃子,也已經存了1500斤左右。

6兩一個重的最好桃子,此時也有600來斤。

小麥種了在19塊田地裏種了20天收獲3800斤,大米直接種了40天,存夠了7600千斤。

其他的時間都分配在葡萄柿子和棗子上,偶爾沒了新鮮蔬菜時,也時不時分配一兩天去種。

所以這半年在家閉門讀書,吃的上面倒沒委屈自己。

第二天一早,帶著順兒騎馬去了城外。

到了薛蟠說的那家人的農莊時,頓時大喜。

此地雖然不大,卻是專門用來培植香料和鮮花,制作胭脂的農莊。

以讀書人出門郊遊為理由,輕易就進了農莊不說,還被莊頭帶著在田畝之間遊玩了一番。

而且石仲魁不用偷,莊頭大概是想賺點外快,極力向他推薦各種鮮花盆栽。

裝模作樣的糾結一番,本以為還要費一番口舌,卻沒想到只用2兩銀子,輕易就買下含有西紅花在內的十幾種盆栽。

回城的路上,石仲魁嘆息一聲,主人家千辛萬苦找來的西紅花,居然2兩銀子就被手下給賣了。

回到家後,一塊根莖種下去,很快分出大量分牙,切下分牙後19塊田全部種上了番紅花。

每天收取190斤的紅花,能得到1.8斤左右的花芯。

脫水變成幹燥的藏紅花的話,差不多5兩,一個月15斤,一年180斤。

一兩幹花10兩銀子,確實等於一兩黃金。

一年1.8萬兩銀子,這收入絕對超過寧國府和榮國府在田畝上的收入了。

元春省親之後,寧國府賈珍有一年只從田莊上收到3000兩銀子,而他自己的期待是5千兩。

即便賈珍說榮國府那邊往年比寧國府要多一點,兩府加起來很可能1萬兩都沒有。

當然,兩府應該不會只有這些收入,田莊也不會只有北方一處。

石仲魁也不會一開始就賣掉所有收獲到的藏紅花。

畢竟這玩意再怎麽說也是藥材,但幹花可以存在倉庫裏。

等到時機合適時再賣其實也一樣,而且藏紅花在中亞和歐洲,那是比黃金還要保值的硬通貨。

石仲魁還想過幹脆賣給阿拉伯商人,或者波斯人算了。

中原的絲綢、茶葉走絲綢之路一是出玉門關,走西域,這條路基本上都被波斯人控制了。

去集市時,他就見過一些金發碧眼的外國人。

二是走海上絲綢之路。

大航海之前,因為蘇伊士運河沒開通的原因,來亞洲的海上商人,基本上都是阿拉伯人。

船進了紅海上岸,走陸路到地中海,一路到意大利的威尼斯,再由威尼斯的商人把香料、瓷器、絲綢等東方特有的貨物,賣到整個歐洲。

而掌握了這條路線的阿拉伯、波斯和威尼斯商人,就是中世紀幾百年裏最有錢的一群人。

威尼斯商人甚至能決定歐洲絕大部分戰爭的勝負。

……

榮國府。

用完晚飯的賈母,見王熙鳳滿面春風的帶著丫鬟,端著七八個果盤走了過來。

仔細一看,除了家裏常吃的點心外,全是些桃脯、柿餅、幹棗和葡萄幹。

不由疑惑的問道,“鳳丫頭,桃脯、柿餅、幹棗倒是常見,但這些葡萄幹你從哪裏采買來的?”

王熙鳳心裏一樂,賈璉總算為自己掙了一口氣,“老祖宗,這您可問錯人了。”

見賈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賈寶玉、林黛玉和三春都看著自己。

王熙鳳笑吟吟道,“昨兒大老爺不是讓璉兒去大興辦事嘛,今兒下午璉二回來後就去了大老爺那邊。

不過興兒卻帶著些果脯找我說,東西是璉二結交的朋友送的。

我看著這些吃食看起來一點都不比宮裏的貢品差,又讓人試了試,這才拿出來給老太太、兩位太太和姑娘們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