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古人婚嫁從來都不是兩人的事

當年賈赦剛出生時,皇家可是直接把他說成是麒麟子,這裏面肯定有拉攏榮國公賈代善和寧國公的意思在。

可之後賈恩侯的稱呼,也隨著賈赦一點點長大而被叫開了,說賈赦是完完全全的紈絝可說不過去。

可惜因為權力爭鬥,最後賈家最出息的寧國府賈敬這個進士出家當道士,對家中之事不聞不問。

賈赦也被逼著只能躲在家中廝混,正妻又早亡,這才一點點的真廢了。

至於原因,無非是被義忠親王老千歲,也就是廢太子給連累了,甚至賈敬當年很可能就是廢太子的鐵杆。

至於證據就是賈敬的孫媳婦,也就是賈蓉正妻秦可卿,極可能就是廢太子的遺孤。

但賈敬應該並沒真的參與造反。

而賈赦雖然也牽連了進去,但牽連肯定不深,否則即便看在榮寧兩府先祖的功勞的份上,太上皇也不會放過他們。

畢竟賈敬是寧國府繼承人,賈赦當時也是榮國府的繼承人。

兩府繼承人一起參與了謀反,怎麽也不可能躲過去。

賈母看著賈赦好一會,才對賈政說道,“政兒,王子騰是京營節度使,薛丫頭又是他親外甥女,明白嗎?”

這話直接說的榮國府母子三人不敢再繼續說下去。

上一代,甚至賈敬、賈赦這一代都因為權力爭鬥而吃過大虧,母子三人當然心有余悸不敢參與進去。

畢竟投靠皇帝會得罪太上皇,一般人的想法,肯定是先維持現狀,等太上皇掛了,再投靠皇帝。

有魄力的,幹脆辭官回老家金陵,來對皇帝表面態度,未來說不定就會被重用。

可惜賈赦、賈政都算不上有魄力,有決斷、有遠見之人。

或者說,他們兩兄弟還有賈母,已經放不下榮華富貴。

但既然已經陷入旋渦,想躲到一旁,得看做主的人願不願意放你一馬。

就像這次皇帝首先想的是試探和拉攏王子騰,但暗地裏,也不是沒有試探賈家的意思在。

好在賈母很快又想到,何不趁勢結個善緣。

將來石伯謙真得到皇帝的重用,賈家想幫他,明著用幫表親女婿為借口,堵外面人,甚至太上皇的口。

暗地裏其實也算是幫皇帝做事,而且用這種辦法兩邊投注,也是危害最低的辦法了。

得了幫助的石伯謙,對賈家不說有感恩之心,至少也會有好感。

危急時刻,幫忙在皇帝面前暗示一番,說不定對賈家來說的十成危險,就能降到5成。

真正能決定榮國府這等世襲勛貴人家命運的,其實也只有皇帝。

皇帝覺得賈家還是有功勞的,本應該判斬首的罪,手放一放,就改抄家、流放。

本該判抄家的罪也減一減,無非就是賈政、賈赦等身居官職的人被罷官,一家人真正當米蟲而已。

只要人還在,家業也還在,勛貴起復之事無論是歷史,還是大周朝,都是有過先例的。

賈赦和賈政聽完賈母這些話,打心裏由衷的佩服起來。

“就按母親的意思做,我等不僅要幫薛家,還要給那石伯謙造勢。”

“幫薛家就行”,賈母忙打斷賈赦的話。

心裏暗自嘆息,十幾年的頹廢生涯,大兒子過去即便有才情,此刻也是真廢了。

小兒子又木訥、迂腐,即便是守成,都顯得力不從心。

但這個家,還真得讓賈政,也只能讓他來當。

賈母深感無奈的同時,看著賈赦說道,“老大,你糊塗啊,那石伯謙按照政兒的話說,自己就是個聰明絕頂,又謹小慎微之人。

否則,璉兒、珍哥兒和寶玉親自上門,問了那他生辰八字,難道他就蠢笨到聽不出璉兒三人的意思?”

賈赦、賈政一愣,隨即就明白過來,人家前途遠大,哪裏願意陷入勛貴之家的紛爭中去。

這擺明了看不起榮國府,可賈赦和賈政此時除了生悶氣外,不僅不能拿石伯謙如何,今後還得巴結著他。

同樣明白這些的賈母,不得不繼續說道,“加上他恩師和師門,哪裏用得著我等勛貴之家暗中造勢?

而且有繕國公府在,那石伯謙又不是我家女婿,如何會真向我榮國府靠攏?

更別說人家兩首詩,加那個什麽稻田養魚,早已經讓他名滿天下。

此時不僅不需要出風頭,反而是就如石伯謙恩師,還有那屯田司高大人說的一樣,閉門讀書才是正途。”

聽到賈母再次聽到石仲魁不是自己女婿,剛才還直愣愣跪著的賈赦,頹廢的一屁股坐在雙腿上不說話。

賈政則滿臉惋惜道,“早知就聽大哥和璉兒的,是我誤了我賈家啊。”

隨後賈政又感嘆道,“兒子也想不到,這石伯謙居然能得到皇上的器重,可惜,可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