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三進宅院

這天一早,閉門讀書3個月的石仲魁,穿戴整齊的走出臥室,就見於洪高居然在院子裏等著自己。

忙上前行禮道,“老師,您還有何叮囑?”

於洪高笑著擺擺手,“伯謙潛心讀書三月,為師從你每三日一次的文章中已經看出,科舉對你來說,只差運道了。”

石仲魁不由皺眉起來,這話說的很實在,卻也很無奈。

多少俊才不是不夠刻苦,不是沒真才實學,可就是倒在了運氣上面。

唐伯虎的例子很多人都知道,可和唐伯虎齊名的祝枝山18歲就是秀才,到了33歲才中舉,之後7次會試,次次落榜。

而且祝枝山並非是窮秀才的破落戶,相反他的父系有不少人歷任明朝的高官,自己是實打實的書香門第出身。

還有文征明和徐禎卿。

“好了,別想那麽多”,於洪高哈哈一笑,“為師還是敢賭你院試必然能過的,否則順天府學正,必然成為士林笑柄。”

一聽到士林,石仲魁這才笑了起來。

因為大興土地和柳魚兒的存在,自己這三個多月裏,到不用時時關心稻田養魚之事。

可土地和柳魚兒還是日日匯報。

就是農莊裏的人,從7月稻田裏的魚長到巴掌大小開始,看自己的目光中就帶著畏懼和感激中,就能看出來,自己此舉不僅對農戶有好處,對鄉紳地主更是好處連連。

而且北方能種稻子的地方必然是水源充沛地,京畿周邊水田的價格都漲了一些,而且但凡家裏有水田的人家,那是三五天就派仆役過來打探一番。

可惜繕國公府和隔壁已經得了保證,連稻田養魚的技術都拿到手的楊家,那是直接把那十畝地列為禁區。

只能打探消息,無人能進入看。

甚至還有消息說,以往對清理運河不積極的官員和地主,這次等結果一出來,就開始整頓京城的水系。

目的無非是想人為創造更多的水田,和穩住京畿附近的水量。

如此眾望所歸,要是順天府的學正真敢在石仲魁的文章並無大錯的前提下,還是故意不取石仲魁的話,那罵他的人就不是一個兩個了。

有了底氣後,石仲魁心裏也就安穩了下來。

拜別於洪高,回到京城家中等著三日後的院試,薛蟠不出意外的直接上門。

掏出一份三進宅院的地契放在他面前不說,還笑眯眯的從仆人手裏接過一個木盒。

石仲魁接過木盒打開一看,就見裏面都是文房四寶,不用想肯定是薛寶釵送的,否則薛蟠肯定會明說。

對一個一向心思謹慎的姑娘來說,送文房四寶也就和送香囊沒多少區別了。

看完之後,石仲魁把木盒收好,笑著對薛蟠說道,“替我謝謝送禮之人,就說某必不讓關心之人失望。”

“沒問題,哥哥明白就好”,薛蟠哈哈大笑,指著桌上的房契說道,“這是內務府一位獲準致士榮養歸鄉的五品官員留下的三進宅子。

大確實大了點,但夏太監帶我專門去看了,說這宅子沒有半點違制的地方,哥哥放心住就是了。”

石仲魁這才放心下來,京師5進的院子,百分百是王爵身份,四進公候勛貴和三品以上大員。

至於三進院就不好說,有些一品大員家也就這樣,有些世代居住京師的人,院子也有那麽大,只不過內部的裝飾和規格就差了很多。

還有些獲罪被抄的宅子,一般人都不願意買,不過要是皇帝賜下,大家又會高興的住進去。

“地段在哪,價錢多少?”

薛蟠得意一笑,左右看了看,小聲說道,“托哥哥的福,夏太監不知道從哪裏得知,南邊有上好的西紅花,居然讓弟弟每月負責采買5斤。

這事別人去做,別說5斤了,就是1斤都難買到。

小弟裝出為難樣子,沒想到夏太監直接說他知道小弟最近一直在找宅子,就帶我去看了這套房子。

地段倒合適,城西5裏地,離榮國府也就2裏地不到。

不過價錢貴了不少,那沒卵子的閹人居然要了我3萬兩銀子,可我回家細想時,妹子說這錢應該給。

哥哥你看?”

石仲魁點點頭,這錢不是應該給,而是必須給,否則就真不是銀子的問題了。

好在空間產出的西紅花比西域過來的幹花,在品相上還要好一些。

不說其他的,西域那邊花幾個月、甚至半年才能運過來,自己這邊的是一出來就送南邊。

薛家的掌櫃一眼就能看出不同,當然他們也只以為這是用快馬的方式,一路從高原那邊送過來的。

而且從京城到金陵,確確實實是快馬送的。

否則但凡大周有人大規模的種植,是躲不過有心人的調查。

既然查不到產地,有心人想到快馬一路送,就熄了小心思,甚至有人想著這東西說不定就是邊陲軍將的新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