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六元及第

王子騰作為京營節度使,有權就意味著有錢。

而且那句護官符中,那句‘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話,無不說明王家當年還在金陵時,就已經是巨富。

所以王家沒道理逼迫親外甥賣產業,這事傳出去不僅被人恥笑,對王子騰官聲也沒好處。

畢竟因為王子騰官做的很大,和錢相比,他肯定更在乎官聲。

左思右想,猛的想到按照時間來算,元春應該封妃了。

或許是太上皇因為龍首宮最近發生了太多事,感覺到了危機,暗示過王子騰,這才逼得他先拿薛蟠開刀,做做樣子。

石仲魁想到此處,頓時皺眉起來。

太上皇、王子騰都是麻煩,可元春封妃,他也高興不起來。

從種種跡象上可以明確的是,皇帝根本不喜歡元春。

當然,皇帝娶親本來就沒愛情可言,除了利益外,還是利益。

但元春封妃非常忽然,甚至忽然到太監上門宣旨前,不僅一點風聲都沒透露出來,賈家上上下下還以為皇帝這是降罪於賈家。

現在的問題是,元春封妃是皇帝為了拉攏賈王兩家,還是太上皇為了穩住自己在勛貴中的基本盤,這才下令皇帝封元春的。

如果是前者,只能說皇帝昏了頭。

畢竟占據正統大義的他,這麽做不是擺明了要和太上皇掰手腕,掀起父子之間的爭鬥,還有朝堂之間紛爭嘛。

如果是後者。

石仲魁嘆息一聲,“唉,多事之秋啊。”

薛蟠聽了這話,不由慌了。

石仲魁擺擺手,說道,“最近一段時間,回家老老實實準備寶釵的嫁妝。”

被石仲魁趕出家後,薛蟠帶著不解回到家。

和薛姨媽和寶釵一說,寶釵雖然也猜不到石仲魁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可那句準備嫁妝的話,讓她意識到,或許這是讓薛蟠立刻搬家的意思。

而薛蟠之前就因為賈家下人說了閑話,就早有搬家的意思。

這次也不管薛姨媽如何想,下定決心要走。

“妹妹嫁過去前,本來就不能再住在榮國府的梨香園,更沒在梨香園上花轎的道理。而且,自家的宅子早就整理好了,那幹脆明日就搬走。”

薛姨媽忙說道,“這也太急了,你姨夫的面子上會不好看的。”

薛姨媽的心思很簡單,女婿還沒金榜題名,薛蟠又出了假死的事,那住在賈家也能有個庇護。

當然,之前她也擔心石仲魁沒法中舉,沒法過會試。

但現在的語氣就沒之前那麽堅定了。

“母親”,寶釵忙提醒道,“總不能一直留到婚期將近,到時候是女兒先嫁過去,還是二姐姐先嫁過去?”

薛姨媽一驚,自家的門第本來就比不上賈家,這萬一花轎比賈家晚進入石府,說寶釵是正房都沒人信。

……

這事傳到賈母、賈政、王夫人耳朵中,果然賈家和之前一樣,並不願意薛家現在就搬走。

但薛蟠耍起橫來,帶著寶釵坐上馬車就走。

氣的賈政沒忍住的罵道,“這翻了天的混賬玩意,眼裏沒半點長幼尊卑。”

說完就想讓人把薛蟠喊來教訓一番,可話沒出口,又無奈的搖搖頭。

姨夫雖是長輩,卻算不上是至親,薛蟠非要走,薛家又有京城的宅子。

賈政的理由再多,也沒攔著不讓人家住自己家的道理。

而賈母很快意識到,這裏面或許還有其他的事。

畢竟之前薛蟠也是非要搬,可被勸了幾句後就沒搬成。

但這次就顯得有些不同尋常了,老太太仔細琢磨一番,卻怎麽都想不出個所以然。

只能認定薛蟠這是為寶釵著想,甚至這事本身就是寶釵的主意。

唉,一步晚,步步晚。

看來二丫頭今後是別想拿大了。

幾天後,薛家搬完東西,擺完搬家宴,殿試也到了。

過程就不多敘述了,而且夏守忠這次一如既往的可靠。

雖然沒能直接猜到皇帝的出題,但靠著皇帝讀了什麽書,甚至是翻到那一頁,本身就是巨大的優勢。

而且除了石仲魁外,所有士子和在場的官員都沒想到的是,皇帝居然出了一道關於鹽稅的策論題。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次殿試居然不考詩詞等項,只考策論。

這是想看看這一科士子的真才實學了?

還是皇帝擔心選自己為狀元,會因為詩詞而被人說閑話?

石仲魁偷偷撇了眼坐在金殿禦座上的皇帝。

就見他的目光,居然一直放在自己身上。

忙收緊心神,不由想著自己這幾天寫好的文章。

大周雖然和辮子朝不一樣,但經歷了宋元、再到和老朱爭奪天下,打贏了鄱陽湖之戰的陳氏王朝,再到現在的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