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分割

泉水一出,士氣頓時提了起來,石仲魁幹脆讓人在此地,用碎石、黏土建了一個10乘4米的大水池。

泉水再順著挖開的溝渠,一路往下流淌。

薛金平和眾多官吏激動的對著石仲魁拱手道,“大人,看這水量,用來灌溉大營周圍五裏範圍的荒地毫無問題。”

石仲魁一愣,忙問道,“方圓5裏有多少畝地?”

“這……”

一群官吏你看我,我看你,明顯數學不過關。

石仲魁自己在心裏一算,5裏直徑等於2.5公裏。

如果用一個圓來算,2.5乘2.5再乘3.14等於19.625平方公裏。

一萬畝是6.667平方公裏。

等於足足三萬畝地。

當然,宛平並不是大興那種平原地帶。

能有2萬畝就不錯了。

可按照出水量來計算,即便拉長了溝渠的長度,會蒸發掉一部分水。

灌溉2.5萬畝以上的荒地還是沒問題的。

甚至一路把溝渠引入附近十幾個村落原有的農田,灌溉數量絕對能翻一、兩倍。

畢竟這些農田本來就有自己的水源。

到那時,這6萬以上的農田的價格,必然上漲一兩倍。

尼瑪的,吃虧了。

可泉水沒湧出來前,即便是山神、土地也沒法給個確切的數字。

而且看著功德欄裏,還在不停+5、+5增加的功德,石仲魁的心情又好了起來。

要是沒記錯,之前是1137功德,現在已經一路朝著4千漲上去。

按照這趨勢,很可能開荒10畝地,就能獲得1點功德。

石仲魁頓時又有了積極性。

吩咐眾人道,“命人在大營周圍開發出3千畝水田。剩下的荒地你等必須開出2.7萬畝。”

“大人放心,下官等人定然全力以赴。”

石仲魁滿意的點點頭,笑著道,“本官會上一本奏折給陛下,你等也可以將此地的情況上報給工部,你等可懂?”

薛金平等人,你看我,我看你。

這話的意思擺明了除了三千畝用來交差的水田外,石仲魁不會管工部和屯田司大小官吏如何分配剩下的荒地。

薛金平等人遲疑片刻,最後大家心有靈犀的對著石仲魁拜道,“下官等多謝大人提攜。”

謝石仲魁提攜的原因很簡單,有了石仲魁直接向皇帝匯報的事,大家的功勞也不用擔心被工部官員吞了。

當然,要是石仲魁說誰功勞大,保管就是皇帝也不會多問。

畢竟按照他的意思,皇莊肯定會跑來吃掉一部分農田。

這既得了銀錢上的好處,又能有功勞,薛金平等人恨不得永遠待在石仲魁手下辦差。

加上之前的種種舉動,等於石仲魁一下子就收了宛平屯田營,大小官吏的心。

但這還不夠。

石仲魁站在山上看向遠處的兵丁和青壯們,“本官做主,賞這三千兵丁每人一石糧食,且這糧食得由爾等來出,各位不反對吧?”

薛金平等人毫不猶豫拱手道,“大人放心,我等定然遵守大人的吩咐。”

即便僅僅只是2.5萬畝土地,而且用下田的價格來算,差不多也有5、6萬兩銀子。

但要是泉水每年都能維持至少半年以上,現在這種規模的出水量。

那這附近的農田絕對是上好的水田,價值絕對超過20萬銀子。

“大人,不如通知一聲政公和蟠大爺。”

石仲魁直接拒絕,笑著對剛才開口的薛金平說道,“本官既然能以周易八卦,尋到這一出泉眼,必然也能尋到更多的泉眼。”

說完,笑著對周圍的大小官吏道,“爭一時之利不如把目光放遠一點。且本官身上擔著欽命,如何能為己、為親眷牟私利?”

眾人一聽就明白,他此時當著大家的面說這番話,不就是想把這3萬畝地當成見面禮,送給朝堂上的文武勛貴。

等大家吃到好處,心裏必然會想著,石仲魁精通周易八卦的事,肯定沒錯了。

京畿之地的士紳、勛貴們,必然會期盼著他再去尋幾處泉眼。

到那時,即便石仲魁自己不提,也必然會有人主動分一部分農田給他。

而且,升官也成了必然。

薛金平等人由衷欽佩道,“大人不愧是六元公,看的就是長遠。”

石仲魁不由笑了起來。

人活於世,一為名、二為利、三為權。

而自己圖謀名和權的同時,也能獲得最在意的功德,些許銀錢,就顯得不重要了。

再說,在古代這種官本位的社會,有權有名,還怕沒利益?

“本官勸你等即便要選地,也挑邊角之地,明白?”

有人一愣,有人一聽就反應過來。

最好的農田自己拿了,反而會是禍源。

還不如一開始就盯著邊角,到時候以此來談,上官絕對不會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