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找茬

很多翰林們覺得自己沒有入內閣的希望了,那外放走州府、布政司的路,說不定就能坐上布政使的位置。

即便坐不上一省、一州的民政、財政主官,但到了地方拼搏十幾、二十年。

致士時以三品歸家,也好過一輩子待在翰林院裏,以六品歸家來的榮耀。

這道理其實根本不需要石仲魁提醒,只要是在翰林院裏苦熬的人,就沒有一個沒想過。

梅翰林沒付之行動,無非是嫌棄外放的官職不好而已。

而且他是真不願意放棄翰林這種雖然沒錢,但地位和名聲極好的身份。

可石仲魁走了禮部的路,幫他謀了瓜州學政的職位,不僅連升兩級,今後還能繼續回翰林院。

加上瓜州在大周朝地處江蘇,是一等一的文風鼎盛地。

只要文風鼎盛,也代表著農商發達,比起外放到西北、南方沿海當個推官好了至少三個等級。

最關鍵的是,折子上寫明了,去瓜州當學政是差使、是派遣。

有成績回來後,不僅繼續當翰林,官職也是正六品。

即便繼續教進士們讀書,也等於有機會去大理寺、太常寺之類的禮部下屬衙門任職。

再拼一拼,三品官絕對沒問題,六部侍郎也不是奢望。

甚至死後能得個‘文’字的謚,那真是不枉在人世界走一回了。

梅翰林激動的語氣都顫抖起來,恭恭敬敬的對著石仲魁深深一拜,“謝、謝大人。”

看著梅翰林身體都挺直了往外走,石仲魁不由嘆息一聲。

有幾個人真能放得下功名利祿?

至於如何幫梅翰林謀官,禮部的楊文欽都得了自己好幾次好處,要是還不回報自己一次,他自己都會焦慮起來。

現在只是幫人謀一州學政,楊文欽長兄楊文勛就在瓜州任從四品的提刑按察副使,加上梅翰林是實實在在的翰林,對楊文欽來說真不是什麽難事。

而梅翰林只要去赴任了,想回來基本上都是在做夢。

翰林院不調他回來,即便他走通了禮部的路,也只能去禮部任職。

石仲魁幫梅翰林的原因也很簡單。

除了把這一家子掉的遠遠的之外,還在為薛蝌、賈蘭、賈權的科舉謀劃。

瓜州雖然和金陵沒關系,但兩地挨著,只要梅翰林暗示一番,相信金陵學政不會不給他面子。

薛蝌三人又不是在梅翰林任上得了秀才的功名,有人想找麻煩都沒理由,更別說牽扯上石仲魁自己了。

石仲魁回家後,薛蟠帶著薛蝌就找上門。

“哥哥真幫那梅翰林謀個學政的差事?”

石仲魁笑著道,“梅家的動作還挺快的,只是一下午就上你們那邊送謝禮了?”

薛蟠聽到後,不喜反跺腳道,“哥哥有所不知,那姓梅的不是好人。”

“好了”,石仲魁直接打斷薛蟠的話。

梅翰林是不是好人,自己還用得著你這個呆霸王提醒?

而且滿朝文武,又有幾個能稱的上真正的好人?

喝住薛蟠後,石仲魁看向薛蝌道,“二弟這是不願意令妹嫁過去?”

薛蝌猶豫片刻,這才拱手解釋道,“姐夫,前番小弟求璉二哥去打聽過梅家的情況,也通過過往的世交試探過梅家對婚事的態度。”

石仲魁聽完就皺眉起來,看這意思肯定不是好事。

果然就聽薛蝌繼續說道,“那梅公子從15歲就是風月之地的常客,而且聽聞他那秀才功名,還是……”

“閉嘴。”

石仲魁直接喝住薛蝌,有些事暗示就行了。

而且今日不警告一番,難保薛蟠會大嘴巴的在外面嚷嚷。

“說其他的。”

“是”,嚇了一跳的薛蝌目光也順著石仲魁的目光,撇了眼薛蟠。

暗道自己糊塗了,一會真的仔細叮囑薛蟠,免得惹出麻煩。

“小弟聽聞梅家當家太太早有悔婚的心思,梅翰林的態度之前也捉摸不定。

小弟和妹妹來京城已有近一年,也沒見他家派個家仆過來問問。

更過分的是,梅家太太的侄女,一直住在梅家的別院。

我妹子要是真嫁過去,就怕……”

石仲魁明白薛蝌的擔心是梅家忽然報個病故。

可只要自己不倒,薛寶釵還是自己媳婦,梅家就不可能虐待薛寶琴。

當然,石仲魁心裏其實也不願意薛寶琴嫁過去。

笑著問道,“我倒是好奇,那位梅公子每月有多少銀子的份例,居然能流連於風月之地?”

窮翰林可不是白說的。

既沒有實權,又沒有撈錢的途徑。

即便石仲魁自己已經做到了翰林院三把手,這些天也想不到如何為翰林院的一眾窮翰林們,改善、改善生活的辦法。

薛蟠和薛蝌互相看了看,最後都嘆息一聲搖搖頭,“這就不是我兄弟能知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