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惦記賴家的園子

劉太公卻搖搖頭,“六元公或許還不知道,自從您金殿提名,成了狀元後,這條街宅子的價格頃刻間就漲了6成。”

石仲魁頓時皺眉起來。

劉家的院子雖然也是三進,長度也和自己的宅子一樣,都是正門臨街,後門也臨街。

但寬度卻小了三分之一,並且房子的大小和格局,也是尋常磚瓦房。

能值一萬五千兩銀子都已經燒高香了。

石仲魁只能放棄,然後想著,大不了在前院建倒座房旁,再建幾間屋子。

“劉太公,給晚輩幾天時間考慮,今日就先這樣吧。”

劉太公一聽就明白石仲魁這是拒絕了。

嘆息一聲,起身拱手,帶著自家小娃娃就走了。

“老爺”,於順小聲說道,“說到宅子,小的聽說二太太娘家的管家,也在起園子。”

石仲魁一聽就想起賴家的院子。

賈家建大觀園,賴家的園子雖然沒大觀園宏大,卻也是泉石林木、樓閣亭軒,著實寬闊整齊。

即便是賈母去逛園子時,都覺得可觀可賞。

甚至有幾處把賈母都震驚到了。

想到這,石仲魁嘴角一笑。

對於順道,“聽說賴家長孫賴尚榮已經脫了奴籍,你找人去試探、試探他。

若是他有上進的心思,那就暗中唆使他去捐官。”

於順忙點頭,“是,老爺,小的知道怎麽做。”

等於順走了後,石仲魁冷笑一聲,自己不好管賴大、賴二這兩個寧榮兩府的家仆。

可賴尚榮脫了奴籍,又做了官後。

只要他敢伸手,生死就全在自己一念之間了。

而且等大觀園建好了,賴家的園子肯定也差不多建好了。

……

賴尚榮作為賴家長孫,從小那是過的和賈寶玉一個待遇。

家裏有錢卻沒地位,賴尚榮當然會有把賈家比下去的心思。

被人唆使幾句,回家就找賴嬤嬤鬧著要捐官。

若是僅僅只要個官身,只要找對人,兩三千銀子足以捐個七品官。

至於像賈蓉一樣,僅僅一千兩百銀子就得了五品龍禁衛的官身,那肯定是多想。

戴權可不是誰的銀子都要。

當初他就和賈珍說過,一起求官的還有襄陽侯的兄弟老三,永興節度使馮胖子。

這馮胖子使的銀子再多,戴權都不理他,把兩個缺額個了賈蓉和襄陽侯的兄弟老三。

也就是說,這是在拉攏、匯聚勛貴勢力。

賴尚榮一個賈家恩賜,才脫了奴籍的普通人,別說五千兩了,就是一萬兩都別想成為龍禁衛。

……

賴嬤嬤被孫子鬧的沒辦法,同時心裏也是希望子孫能有個前途,不由找上了賈母。

賈母一聽心裏就只願意給賴尚榮捐七品官。

否則沒道理奴仆出身的孩子,官職比賈璉、賈蓉他們還要大。

接了任務的賈璉,心裏其實不怎麽願意。

而且和什麽都不管的賈寶玉不同的是,賈璉其實知道賴家這些年,從自家撈了不少錢。

只是之前他自己就不斷打家裏銀子的主意,當然不敢管賴家的事。

而且賈元春沒封妃之前,榮國府一年也就五千兩銀子到一萬銀子上下的開銷。

真貪汙,其實也貪不到多少錢。

賴家更多的盯著賈家的田畝、商鋪,所以寧榮兩府的田莊和商鋪才會年年虧損。

直到元春封妃,猶如烈火烹油。

以前就打著賈家的旗號,在外面做生意的賴大、賴二的生意就更大了。

不過賴尚榮想捐官,其實並不容易。

他一不是舉人,二不是勛貴子弟,甚至連捐官的資格都沒有。

賈璉思來想去,最後想起了李紈的父親李守中是國子監祭酒。

賴尚榮一被國子監收納,石仲魁這個翰林院三把手,想不知道都不可能。

甚至還假惺惺的幫賴尚榮出主意,讓他使銀子去找禮部的人。

用捐獻銀子整修貢院為理由,總算拿到了監生的資格。

只要能畢業,就能和舉人一樣,有資格做官。

至於監生升官天花板比舉人還要大的問題,根本不在賴尚榮的考慮範圍內。

反正在他看來只要肯花銀子,做個縣官足以光宗耀祖了。

要是舍得花更多銀子,即便做不了知府,但做個同知或者推官也不錯。

石仲魁看過賴尚榮的文章後,還真別說,這家夥雖然也是嬌生慣養出來的,但到底也知道自家只是奴仆。

即便天賦和努力不夠,心裏有了危機感,讀了七八年書後,至少能背下四書。

若是賴家的籍貫在北方,或者西北,賴尚榮會背四書,考個秀才其實不難的。

可惜賴家既然是賈家奴仆,籍貫當然跟著在金陵。

作為江南富裕之地,想在金陵考秀才,那真如過獨木橋一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