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狡詐如狐

看著死死抱著自己胳膊的迎春,石仲魁笑著搖搖頭,想安慰幾句,又覺得與其說,還不如直接做。

低頭親在嬌妻的嘴唇上,迎春果然沒心思再想其他的。

第二日淩晨三點左右,石仲魁穿著貼身衣物站在屋子中間,任由迎春、琥珀和珍珠幫自己穿戴官服。

古代的朝會一般都是五天、十天一次,但遇上勤政的皇帝,那是天天都上朝。

這可就苦了朝臣們。

皇帝是五更,也就是清晨三點到五點上朝,可大臣們即便住在二環內,基本上也得兩三點就起來。

要是住的遠點,半夜12點就得起床準備。

夏天還好,到了冬天可就難受了。

而且為了防火,基本上都是摸黑去。

好在京官太多,金鑾殿也只能站幾十個朝臣,所以除了初一的大朝會外,三品以下的京官倒不用像明朝一樣天天站在金殿外的廣場上傻站著。

石仲魁穿戴好了後,摟著迎春道,“夫人昨夜辛苦,快回去睡個回籠覺,而且家中既無公婆,用不著講究太多的俗禮。”

“那也不行”,迎春忙搖搖頭,“傳出去會被人笑話的,而且要是祖母知道了,也會派人過來責罰妾身的。”

石仲魁卻笑著道,“老夫人再守禮、知禮,也不能越過為夫管咱們家的事。再說,為夫說夫人賢惠、懂禮,外人還能說什麽?”

迎春白了石仲魁一眼,心裏卻像喝了蜜一樣的高興起來。

被石仲魁拉著躺回床上,又看著他幫自己蓋好被子,整顆心都快融化了。

而且昨夜確實被石仲魁折騰的夠嗆,石仲魁走後沒多久,身體慢慢暖和起來人也開始困頓起來。

石仲魁因為之前一直兼著欽差任務,又因為有上書法行走的身份,所以他是能免則免,居然還是第一次參加朝會。

等他到了後,午門外已經站滿了人。

這些一品、二品、三品文武和王爺們看到他後,心裏不由好奇起來。

隨後有人就覺得石仲魁參加朝會,說不定就是來找麻煩的。

但石仲魁可不會傻乎乎的讓自己陷入麻煩中。

站在殿外兩個多小時,聽到太監喊著“無事退朝”的話後,這才站出來大喊道,“臣翰林院侍讀學士、詹事府左庶子有事啟奏。”

石仲魁雖然站在殿外,但皇帝早就知道他來了,一聽是他在說話,忙說了句‘準奏’。

隨後見石仲魁快步走進金鑾殿,皇帝先開口道,“石愛卿乃是千古第一的六元魁首,又任職翰林院為侍讀學士,足以擔任朕的紫薇舍人。”

石仲魁直接愣住了,紫薇舍人其實就是中書舍人,官職雖然只是從七品,但負責書寫誥敕、制詔、銀冊、鐵券等。

官職不大,權利卻大的很。

名義上只是個些詔書的,但天天跟在皇帝身邊,但凡有點腦子的人,也不會去得罪他。

所以薛家才能以從七品的官身,躋身為金陵四大家族。

不等石仲魁自己拒絕,就有人站出來反對,而且言詞即為激烈,就差說石仲魁若是接受那就是幸臣。

石仲魁自己其實也不願意天天跟在皇帝身邊,除了破事爛事一大堆外,更多的還是他不願意被卷入朝爭中了。

當初非要考進士,除了享受做官帶來的權勢外,更多的還是想給自己一個保護。

現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目標當然是功德和享受了。

而且自己其實並不缺立功的機會,“陛下,臣這裏有本關於本朝和草原互市的折子。”

說完,不等在場的三品以上大員,宗室勛貴和皇帝開口,直接把城隍系統和土地公收集來的資料一一列舉了出來。

有人聽到一半就聽出了問題。

畢竟同比往年,還有今年上半年和草原的交易數量,這半個月以來交易數量下跌7層,怎麽看都有問題。

可石仲魁不說羊皮、貂皮、活羊、木材等等貨物,單說藥材、狼毫筆和東珠,那就很有意思了。

“石大人,你這意思是說,草原上出了大變故?”

這話看著沒問題,但石仲魁知道自己若是回答,絕對會掉坑裏。

不說信息從哪裏得來的,光自己既不是禦史言官、又不是禮部主客司與四夷館官員。關心他國之事,說輕點是多管閑事,說重點,那就是別有用心。

所以石仲魁根本不理剛才說話的北靜郡王水溶,對著皇帝行禮道,“陛下,臣掌管翰林院典簿廳,既為翰林院大管家。

這草原上的狼毫少了,免不了會影響翰林院修史、修書等工作,還請陛下恩旨從內務府調撥一批狼毫筆。

且臣同為詹事府左庶子,太子未立,自然擔負著協助皇後署理宮中各種進項的責任。

往年東珠和人參都是采購自北方,既然草原上的東珠和藥材少了,臣建議加強和高麗朝廷的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