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借錢

收回寶扇中的牛妖,又走不多時,見一夥鬼卒,各執幢幡,路旁跪下道:“橋梁使者來接。”

判官喝令起去,上前引著唐皇,從金橋而過。

唐皇又見金橋邊有一座銀橋,橋上行幾個忠孝賢良之輩,公平正大之人,亦有幢幡接引。

再隔著銀橋旁,還有一橋,只見此橋寒風滾滾,血浪滔滔,號泣之聲不絕。

唐皇忙問道:“那座橋有何說道?”

判官猶豫片刻,才說道,“陛下,那才是真正的奈河橋。”

唐皇稍微一想,很快便明白過來,金橋應該是帝王才有資格走,銀橋則走忠孝賢良之人,那奈河橋就剩下無錢,無功的底層人走。

暗道這地府其實也如人間一樣,不僅區別對待,而且看起來想投胎去個好人家,要麽有關系,要麽就得花錢。

李世民做了十三年皇帝,很多苟且之事,可瞞不住他。

不過他此時可沒工夫多想,更不會管這事。

再怎麽說,自己走的也是金橋,哪裏有資格去管。

等過了金橋,崔判官看到領路的太尉向自己使了個眼色。

稍微一想,知道這西方教的人,正大為不滿著。

暗道自己還是別做那惡人,免得西方之人把氣出到自己頭上。

況且有大都督府的神將和兵丁護衛著,唐皇又有重寶在手,安全上肯定沒問題。

站定說道,“陛下,過了此橋,就由朱太尉再送您還陽,臣還需去打點一番,免得誤了時辰。

只是陛下到陽間,千萬做個‘水陸大會’超度那無主的冤魂,切勿忘了。

若是陰司裏無報怨之聲,陽世間方得享太平之慶。而且世人為善,管教你後代綿長,江山永固。”

這話算是幫西方教說的,今後再出問題,那就真和崔判官沒關系了。

唐皇忙答應,跟著朱太尉繼續往前走,很快便到了枉死城。

還沒進城,遠遠又聽人喊道,“李世民來了!李世民來了!”

經歷過親兄弟想打殺自己的禍事,唐皇心裏頓時驚懼起來。

只見一夥拖腰折臂、有足無頭的鬼魅,上前攔住叫喊道:“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慌的唐皇忙躲到王不離、劉不棄身後,“兩位神將救朕一救。”

王不離、劉不棄暗道邀功的機會來了。

也不管那朱太尉如何想,祭器手中法寶,頓時金光一片,燒的一群鬼魅皮開肉綻,鬼哭狼嚎。

朱太尉見事情有脫離控制的跡象,忙喊道,“住手,住手。”

說完,對著唐皇拱手道,“陛下,這些人全是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多和大唐爭奪天下的王子、頭目們的鬼魂。

您若是再打殺他們,那罪孽就更深一層。不如陛下賞賜些銀錢,讓這些在地府內無收無管,又無錢鈔盤纏的孤寒餓鬼得以超生。”

唐皇忙喊住王不離、劉不棄,可隨即又為難的對朱太尉道,“朕匆忙到此,卻那裏得有錢鈔?”

朱太尉暗道就等著你這句話,笑著道,“陛下,陽間有一人,在我這陰司裏寄放著金銀若幹。陛下可親自立一約,再由下官作保,且借他一庫金銀,散給這些餓鬼們去投胎。”

唐皇心裏暗罵,這投胎都要花銀子才行,看樣子地府比起人間都要黑。

可不借又不行,總不能真打殺了這些當年對手們的魂魄吧!

忙問道,“此人是誰?”

朱太尉道:“他是河南開封府人氏,姓相名良,有十三庫金銀在此。陛下若借用過他的,到陽間還他便了。”

太宗大喜,剛想開口借銀子,卻聽王不離插嘴道,“陛下,我家大都督在陰司存著五十庫房,足足五千萬兩的金銀。

您若要用,只管先挪用一庫百萬兩銀子用一用,算是我家大都督的聘禮。”

唐皇大喜,借準女婿的銀子雖然面子上不好看,但總比借不知根底之人的錢,要可靠多了。

再說,聽王神將的意思,女婿可不缺錢,而且足足百萬兩銀子當聘禮,別說整個大唐了,歷史上都沒聽說過如此多現銀做聘禮的先例。

真正以銀子當做流通貨幣的朝廷,還得等到明清時期,美洲白銀大量流入,白銀才真正成為社會的主要流通貨幣。

而且此時還是唐初,賦稅主要還是銅錢、糧食、布匹等實物,銀子的實際價值就更高了。

甚至為了解決缺錢的問題,李世民自己就搞出個‘捉錢令史’,專門為朝廷房貸,而且年利息百分百。

可見唐初有多缺銀子,那百萬兩銀子的財富有多大。

朱太尉見唐皇心動了,心裏大急,卻又毫無辦法。

人家準嶽父借女婿的銀子,誰又能說些什麽。

而且借錢的還是地藏王菩薩都不得不妥協、退讓的九天伏魔大都督,但凡開口反對,自己鐵定得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