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態度不明

不過,面對各種考驗,唐僧即便動搖過,但最後還是繼續前行,成功取到真經。

僅以結果而論的話,凡人之軀的唐僧已經超過了九成九九的人了。

多少豪傑面對選擇時,不都動搖、猶豫過嘛。

所謂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唐僧又不是神佛,一個凡體肉胎,又只有十來歲的和尚,多看幾眼漂亮丫鬟,又有什麽問題?

可他這舉動,如何逃的過時時盯著,深怕他會被石仲魁忽悠的信仰都變了的五方揭諦。

幾位揭諦互相對視一眼,暗道這事必須盡快匯報給菩薩,之後得好好試探一番取經人的態度。

四聖試禪心時,你真以為唐僧面對三個如花似玉的待嫁小姐,還有幾萬畝良田,無數金銀和家私時,就沒猶豫過?

可黎山老母說什麽,自己一個四十歲的寡婦,願意配給當師傅的唐僧。

三個女兒則許配給孫悟空三兄弟,唐僧肯答應就怪了。

當然,就算黎山老母願意把三個女兒都許配給唐僧,再把無數家財也全給了他,唐僧即便猶豫過,最後應該也不會答應。

當初菩薩在長安時,可是明確說過,取經人取到真經後,是能修成正果的。

一個是成佛做祖,一個人萬慣家財,是個正常都知道選成佛。

而且讓唐僧娶一個四十歲的老婦人,他心裏絕對認為自己被侮辱了。

石仲魁也不管唐僧為何對多看一個丫鬟幾眼,暗自想著是不是找人替代三個菩薩,接下四聖試禪心的一難。

可左思右想,自己家中女人確實一大堆,外面還藏著好些個女人待在警幻仙鏡,卻真不認識幾個女仙。

至於黎山老母,石仲魁可沒打算連她的功德也搶了。

黎山老母又稱無當聖母,這位在玄門中的地位可不低,是截教掌門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弟子之一。

萬仙陣一戰時,尊師命先行撤走,可見通天教主對她是如何看重。

石仲魁見了她時,都得喊一聲師叔。

得罪她,絕對會把天庭裏,所有截教出身的神仙全得罪了。

甚至因為是尊師命,才脫離萬仙陣,而不是逃走才保住性命。

漫天神佛中截教出身的神佛,說不定已經尊她為首了。

畢竟肉身不毀,修為自然沒影響,還能靠著修煉不斷提高。

到了此時,無當聖母說不定已經是準聖修為。

再不濟,也肯定是個大羅金仙,而且她手中很可能藏著通天教主,或者截教其他人的什麽寶貝。

一想到通天教主手裏的寶貝,質量不一定比元始天尊和老子的好,但數量上絕對是人、闡、截三教中最多的,石仲魁心裏就起了小心思。

道祖第三次講道完成後,分發下‘太極圖’‘盤古幡’‘誅仙四劍和陣圖’給三個親傳弟子。

女媧娘娘也得了‘山河社稷圖’和‘紅繡球’,西方二聖雖只是記名弟子,卻什麽好寶貝都沒得,自然不甘心。

準提一番哭訴,道祖這才把十二品金蓮給了接引道人,而哭鬧著的準提卻什麽都沒得。

道祖也不管他如何哭,只說讓紫霄宮中聽道的神魔們,自己去分寶崖。

作為道祖,多年收藏的寶貝自然不凡,石仲魁手裏的乾坤圖、九龍神火罩全是老子、元始天尊在分寶崖得來的。

可老子只拿了十幾件,元始天尊也才二是幾件,但通天教主卻大手一揮,七八十件進了他的衣袖裏。

讓人不得不懷疑,道祖對通天這個親傳小徒弟,最是看重和寵愛。

可以說,石仲魁若是重生到封神之前,他應該更願意拜師通天教主。

當然,不是石仲魁不知道拜師元始天尊的好處,實在是元始天尊挑徒弟的要求太高了。

而拜師通天教主就容易多了,只是仔細想想,想做他的親傳弟子其實也非常難。

否則就不會只有四大弟子,而元始天尊卻有十二個親傳。

……

石仲魁搖搖頭,把腦中這些心思全放下,就見劉伯欽已經跟著六七頭細犬,從山林中走了出來。

看著一身獸皮做的衣袍,手拿鋼叉,滿臉鋼針一樣胡須的劉伯欽,石仲魁頓時笑了起來。

劉伯欽猜到石仲魁這是笑話自己扮相難看,卻又半點不敢得罪他。

只能老老實實的單膝跪地行禮道,“小人鎮山太保劉伯欽,是這山中以打獵為生的獵戶,家中有老母賢妻,就住在前方二十裏外的山崗上。

貴人若是不嫌棄,還請去小人家中坐坐,喝碗野果釀造的素酒解解渴。”

這話一聽,別說石仲魁了,就是尤二姐、尤三姐和八個丫鬟,都知道劉伯欽不是普通人。

走二十裏山路,可沒那麽容易,更別說剛才還發現至少三四頭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