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誰騙誰還不知道呢

石仲魁笑著就把酒壇送到孫悟空手上,在猴子大口喝酒時。

心裏默默想著,孫悟空不甘心,也不願意徹底投靠西方教,其實這也不算意外。

別看孫悟空此時說的好聽,但等他脫困後,其實還是改不了桀驁的脾氣,否則南海菩薩也不會罵他‘不服管教’。

直到被唐僧騙著戴上了緊箍咒,又聽了東海龍王敖廣的勸,明白了自己要是沒個正經出身和靠山,今後還是個野仙而已。

這才安心護衛唐僧西行,但一路上,猴子和唐僧一直都互相看不順眼。

唐僧嫌棄孫悟空不聽話,愛惹事,而且有大路不走,非要往荒郊野嶺闖。

搞的他三天兩頭被妖魔抓住。

孫悟空也看不上自私、怯懦、嘮叨,沒半點擔待,一出事就把責任推給別人,還動不動就哭的唐僧。

但孫悟空願意保護唐僧西行,其實已經說明,被壓五百年後的孫悟空確實成熟了。

換句話說,其實還是被馴服了。

這種馴服不是說,他就一定要歸降西方教。

而是說,孫悟空明白了,光靠自己一人,是沒法挑戰整個神佛世界的規則。

等他被騙著帶上了緊箍咒,一開始猴子是真想打死唐僧的。

所以石仲魁自然願意在孫悟空心裏,留下道疙瘩,今後他就算成佛了,也不會一心一意當西方教的打手。

喝完壇子裏的酒,孫悟空哈哈大笑著,“爽快,俺老孫多少年沒像今日如此痛快了!”

說完,看著石仲魁說道,“多謝賢弟送俺美酒,也謝賢弟過去看望俺老孫的恩情。今後但有需要,賢弟只管來找俺便是。”

石仲魁一邊點頭,一邊忙轉移話題,免得被一路跟著的五方揭諦等人聽出問題。

“等兄長修成正果後,小弟自然會多多叨擾兄長的。”

這話算是提醒孫悟空,還需忍耐。

孫悟空自然聽得懂,笑著看向一臉不解的唐僧,“長老可是東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經去的麽?”

石仲魁聽猴子說‘代王’差點就笑了,大概在孫悟空眼裏,管你是皇帝還是國王,都和‘山大王’一個樣。

唐僧知道正題來了,忙點頭,“貧僧正是唐皇欽定的取經人,神猴為何如此問?”

孫悟空一聽唐僧沒提菩薩和佛祖,暗道這和尚心裏,難不成覺得人皇比佛祖還重要?

又看了眼石仲魁,見他只是笑,頓時覺得這和尚鐵定被人算計了還不知道。

眼珠子一轉,九真一假的笑著繼續說道,“俺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只因犯了誑上之罪,被佛祖壓於此處。

前番有個觀音菩薩,領佛祖旨意,上東土尋個取經人。

我教她救我一救,她卻勸我再莫行兇,盡早歸依佛法,盡心殷勤保護取經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後自有好處。

故此日夜警醒,只等師父來救我脫身。我願與你做個徒弟,保你取經。”

唐僧聞言,滿心都是歡喜。

這神猴既然和大人兄弟相稱,定然也是個本事非凡之輩。

而且有了這關系,今後遇到麻煩,只需央求神猴去天庭請了大人,不僅能得大人相助,還能獲得大人賬下兵馬相援。

再則,菩薩都親自相請,有能得佛家的幫助。

這徒弟收的,怎麽算都劃算的很。

忙說道,“你雖有此善心,又蒙菩薩教誨,願入沙門,只是我又沒斧鑿,要救你,還得求一求大人。”

石仲魁白了唐僧一眼,自家這娃娃雖然聰明、有時候還腹黑的很,卻還是缺乏社會經歷。

居然沒聽出孫悟空,那句‘菩薩勸我再莫行兇’的暗示。

孫悟空詫異的看了看唐僧,又看看笑呵呵的石仲魁。

暗道這和尚還真是癡傻,看起來已經被賢弟忽悠瘸了,否則他一個出家人,不叫賢弟‘施主’,卻以大人相稱。

不是呆子還是什麽?

“不用賢弟出手,也不用斧鑿,你只管去山頂上揭下如來的金字壓帖,俺老孫自然能脫困。”

唐僧忙看向石仲魁求證,石仲魁笑著點頭道,“小長老放心,某這兄長肩能扛山,手能撕熊虎。

若不是一時不查,區區一座五行山,如何能困不住他。”

這話說的天上的五方揭諦暴跳如雷,讓唐僧去揭下如來的金字壓帖,為的就是告訴唐僧,孫悟空再如何厲害,也敵不過佛祖一道金帖。

可石仲魁僅僅一句‘一時不查’,誰都能聽出佛祖是用了陰私手段。

唐僧聽完,目光果然閃爍起來。

求著石仲魁說道,“大人,小僧肉體凡胎,行不得遠路,也爬不了高山,還請大人陪小僧走一遭。”

石仲魁自然不會拒絕,他早就想名正言順的去看看佛祖的那副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