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漫漫長夜我來也

禪房裏,一個中原人,一個“異邦人”,氣氛略微有些尷尬。

“施主請講吧,剛剛你說的條件,雖然有些於理不合,但並不是什麽大事。”

道希大師顯然不想跟劉益守在要不要吃宵夜,要不要喝下午茶,明天早上換什麽衣服。這樣莫名其妙的事情上面兜圈子。

“呃,大師,在下還有一事不明。貴寺已經如此破……樸素,何以能養十多個武僧呢?”

不要以為看過《少林寺》就覺得武僧很厲害,實際上,在這個年代,看佛寺的好壞,跟武僧的厲害與否沒有直接聯系。寺廟的高貴在於傳承和經文。

會寫書,會念經,會翻譯的和尚才是厲害和尚。耍弄拳腳的,是底層的存在。

道希頓時感覺一陣牙疼。

“這些人,都是退役的禁軍,不過是無處可去,在廟裏混飯而已。他們自有朝廷每月發放俸祿,與貧僧無關。這裏怎麽說都是皇家寺廟。”

道希頗為無奈的說道。

這聖明寺看似威嚴,真正的和尚,也就他跟道靜二人!剩下的也就是做飯掃地的兩個“師傅”。難怪永寧寺現在都不怎麽對付聖明寺了。

這破廟已經混到此等地步,離關門大吉,也就一步之遙。

“大師,聖明寺也是莊嚴佛寺,按道理說,香火不該如此沒落,就說這佛龕。”

劉益守指著被武僧們搬進禪房的佛龕“遺體”和遍布銅繡的滿地銅錢道:“這些錢只怕是好多年前投的吧?”

道希大師老臉一紅。他的“專業”,是翻譯佛經,而不是經營寺廟。以前有元氏一族每月提供香火錢,自然是吃穿不愁,他幹自己的專業翻譯就行了。

然而,現在元氏不供奉他們了,這些人又沒有謀生的手段,名為皇家寺廟,又不能像其他寺廟一樣放高利貸什麽的……怎麽可能不沒落。

“大師,恕我直言,就算皇家撥錢修繕寺廟,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因為這世道變了呀。”

劉益守那俊朗的臉上露出嘲諷的表情,不知道是在嘲諷聖明寺,還是在嘲諷這個世道。

道希大師不置可否,微微點頭。

“如果我有一枚銅板。”

劉益守拿起地上的一枚銅錢,綠色的銅繡看著像古董一樣。

他將錢擺在道希大師面前說道:“我若是窮人,一枚銅板,夠我吃一個餅。省點用,一天都能混過去。”

道希大師繼續點頭。

他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家小娘子,這點破事還是知道的。

“如果把它奉獻給佛祖,那我肯定要餓死,至少要餓一天。起碼得等我發達了,才能侍奉佛祖吧?”

劉益守指著成堆的銅錢道:“這幾十年來,均田不斷被世家貴胄們侵占,落到普通人家的錢,也越來越少。

有多少人能把錢丟佛龕裏祈福呢?餓都餓死好些了吧?”

其實一文錢在孝文帝入主洛陽的時候還可以買個雞仔,但是現在就只夠買個餅了,至於為什麽會這樣,反正劉益守是想不出來的。

不等道希大師回答,他就繼續嘲諷道:“而那些世家貴胄,雖然有大把大把的銅錢可以耍,但他們肯定是去永寧寺耍啊!去了說不定還能討好胡太後,來這裏能撈著什麽?

宣武帝已經不在了啊!”

劉益守的話讓道希大師如夢方醒,好像從前從未仔細思慮,只是隱隱感覺不對的事情,如今就像是不穿衣服的壯碩莽漢,赤條條在自己面前跳舞一般。

惡心又令人無奈!惡心是因為醜,無奈是因為打不過!

“阿彌陀佛!”

道希大師雙手合十,對著劉益守拜了一拜,似乎是在說:請開始你的表演!

“大師,聖明寺已經是一條鹹魚……我是說比較落魄了,走上層路線雖然短平快,但是容易招人恨,比如說永寧寺。

倒不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積小錢為大錢……大師以為如何?”

每一個字都明白,但組合起來,就有些不明所以了。道希大師面有難色道:“所以,貧僧要如何做呢?”

“這些錢作為啟動資金……我是說正好可以用來辦事。”

“不過,我先拿一百文當藥錢,救人。明日……今日午時以後,再來跟大師說說具體怎麽弄。”

劉益守對著道希大師深深一拜,撿了一百個銅錢裝入布袋,隨即拜謝而去。

劉益守走之後,道希將道靜找來,讓他安排人去荷花池裏撿錢。武僧肯定不願意幹這活,可憐的道靜只好一個人在荷花池裏撈了一天的銅板。

……

洛陽城郊外某個破敗小農莊裏,劉益守眼巴巴看著自己請來的醫官,給恩人紮完針灸,稍稍松了口氣。

“兄弟,別怪我收你錢,家中的規矩。這世道如此,我若是不收診金藥錢,不說別處,就說這洛陽城內外,乞兒遍地。